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冠状静脉窦缩窄装置:难治性心绞痛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方面,尽管药物及介入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由于不适宜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尽管接受了佳的药物治疗,但心绞痛症状仍反复发作.针对难治性心绞痛的治疗,尝试了许多新型的治疗措施,但是没有一项治疗措施公认有效且被广泛应用.目前针对难治性心绞痛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并纠正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增加冠状静脉窦压力使冠状动脉血流从相对不缺血的心外膜向相对缺血的心......
作者:谢晋 刊期: 2017- 05
-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回顾与展望
临床研究和实践证实利尿剂治疗高血压能有效降压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为国内外指南一致性推荐的高血压初始和维持的一线药物.利尿剂(尤其是大剂量时)能够产生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症等.现从利尿剂分类、作用机制、循证学证据、注意事项、联合策略及其临床证据和指南推荐等方面进行阐述,将有助于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定位的认识与应用.......
作者:刘越;赵月;陈文佳 刊期: 2017- 05
-
氧化三甲胺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不仅与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等相关,而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利用富含胆碱或三甲胺结构的物质代谢生成的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TMAO与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新研究证实血浆TMAO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呈......
作者:曹彦玲;张军平 刊期: 2017- 05
-
难治性高血压的器械治疗
尽管可供临床选用的降压药物越来越多,仍然有部分高血压患者经规范降压治疗,血压无法达标.难治性高血压具有很高的临床风险,是高血压治疗领域的难题.近年来,顽固性高血压的器械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有些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现从作用机理、应用证据及未来方向等方面介绍7种器械疗法.......
作者:王蒙;张倩辉;郭艺芳 刊期: 2017- 05
-
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机制研究新进展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房颤动在中国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它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对其发生及维持机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与心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密切相关;但是其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基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现综述近期的研究进展,从心房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自主神经改变、心房能量代谢异常等角度阐述心房......
作者:袁朝汉 刊期: 2017- 05
-
降钙素原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降钙素原作为一种急性期炎症因子,同时又被广泛认为是感染的标志物,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对降钙素原及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方面做相关综述.......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 05
-
充血性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可致患者住院率和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今临床上针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依然只是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无长久有效的治本之计.了解各类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研究出更根本的治疗措施,进而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关于心力衰竭机制的研究都建立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现探讨的就是在此类研究中,如何更有依据和更具针对性的选择实验动物以及建模方式.......
作者:谢依诺 刊期: 2017- 05
-
负荷门控核素心肌显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是指冠状动脉造影直径法测得狭窄程度为50%~70%的病变.虽然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已被大家公认,但是冠状动脉造影只是对狭窄血管进行解剖学评价,不能对病变血管及其支配心肌进行病理生理及功能性评价,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采取何种治疗方案也没有可靠的依据.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部分病变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罪犯血管,因此评价临界病变情况与制定治疗决策十分重要......
作者:李勇 刊期: 2017- 05
-
炎症与心房颤动——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致死和致残率高.目前对心房颤动的治疗仍然缺乏有效的措施,其根本原因是心房颤动发生的分子机制未完全明确.新近的研究发现,炎症分子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热休克蛋白等在心房颤动的心房结构重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抗炎在心房颤动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近年来炎症相关心房颤动的发生和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瑞彦 刊期: 2017- 05
-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栓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合并存在.口服抗凝治疗对于预防心房颤动相关卒中和体循环栓塞至关重要,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则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基石.对于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理论上应接受三联抗血栓治疗,而出血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对于此类患者如何平衡缺血和出血风险成为难题,现就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栓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双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研究进展
- 2 白塞病合并血栓形成相关研究进展
- 3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应用现状
- 4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 5 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 6 缝隙连接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
- 7 心力衰竭标记物研究进展
- 8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 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临床
- 10 肾动脉介入治疗能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肾功能吗?
- 11 雄激素对盐敏感高血压及其靶器官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 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危险分层
- 13 妊高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研究进展
- 1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药物疗效的循证医学评价
- 15 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6 冠心病危险评分模型的新研究进展
- 17 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残余分流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分析
-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在左室重构中的意义
- 19 宫内不良环境与慢性成年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中长期试验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