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盐敏感性高血压是中国人群高血压的常见类型,其血压控制不满意,并发症严重,导致人们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指导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诊治,延缓靶器官损害,研究人员围绕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发现了新的治疗靶点.现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基因研究及新的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作者:范贵娟 刊期: 2016- 04
-
难治性高血压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发现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约80%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且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有超过20%的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现将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醛固酮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作者:梁二鹏 刊期: 2016- 04
-
宫内缺氧对胎儿、新生儿及成年子代心脏功能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进展
宫内缺氧是胚胎发育中的常见综合征,多见于产前期病理生理高危妊娠,或由于血管病变使子宫血流减少,使宫内胎儿供氧减少,引起胎儿生长迟缓,严重的可引起胎儿死亡.妊娠期间慢性宫内缺氧可抑制胎儿心脏功能,改变心脏基因表达,增加心肌程序性细胞死亡,还可导致心肌细胞过早退出细胞周期和心肌肥厚,这些改变不仅在围生期表现明显,而且可能通过生理和代谢的程序化控制,引起成年子代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造成成年心脏对缺血-......
作者:柴囡楠;张昊;李玲旭;王俊莹 刊期: 2016- 04
-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治疗研究进展
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虽然明显降低再狭窄率;但是支架内再狭窄依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近,针对支架内再狭窄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案.现综述近的临床数据和治疗进展,用以帮助临床决定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相关的再狭窄的治疗策略.......
作者:何晨 刊期: 2016- 04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进展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再灌注治疗,结合药物及辅助装置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现总结了近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余正春 刊期: 2016- 04
-
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及其临床价值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还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导致心血管事件,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危险因素,其对于未来心血管事件具有附加的预测价值.此外,内皮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阶段,从起始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并发症都起关键作用,并且在各个阶段都具有可逆性,内皮功能检查可揭示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改变之一,其指导的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有效可行,将内皮功能检查引入临......
作者:刘欢;刘润冬 刊期: 2016- 04
-
缺血性心脏病再认识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群健康.既往认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冠状动脉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所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氧量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近年来,随着各国学者对缺血性心脏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该病的认识逐渐从“以冠状动脉狭窄为中心”到“心肌缺血为中心”转变,即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冠状动脉狭窄、炎症反应、血小板和凝血功能亢进、血管痉挛、微......
作者:翟恒博 刊期: 2016- 04
-
力竭运动对心肌组织结构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目前大量研究显示力竭运动可对机体心肌组织结构及功能造成损害,导致心肌组织结构紊乱,并可进一步造成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及收缩功能障碍等多种损伤,许多分子机制,如氧化应激、细胞凋亡、钙超载、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因子分泌紊乱等,在上述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这些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进一步找到保护运动性心肌损伤的方法.......
作者:公雪 刊期: 2016- 04
-
跑步运动对猪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于2015年发布,运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受到进一步的肯定与重视.而国内在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考虑到猪的心血管系统在解剖及功能上与人类高度相似,现就国际上运动对猪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日后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实验动物及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和思路.......
作者:庞琳琳;张会永;李芹;苏晓琳 刊期: 2016- 04
-
二尖瓣瓣叶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发生机制中的角色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生主要是因左心室重构导致作用于二尖瓣瓣叶的一对反向作用力即牵拉力和关闭力的失衡,以及二尖瓣瓣环的扩张形变所致,而其中二尖瓣瓣叶曾被认为具有正常的结构与功能,仅作为“被动参与者”.近期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二尖瓣瓣叶也主动参与了该过程,不仅有生物化学水平的改变,而且在表现形态上呈现瓣叶总面积的增加.由于这种适应性瓣叶增大相对......
作者:亢玉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曲美他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2 ADAMTSs 家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3 《2007 ESC心力衰竭和超声协会对诊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共识》如何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
- 4 029 综合医疗机构与医院住院心力衰竭患者间生存率的差别
- 5 卤族类吸入麻醉药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 6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新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
- 7 房间隔缺损患者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
- 8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微血管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 9 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的评价
- 10 心脏利钠肽类激素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中的研究进展
- 12 钙化防御的危险因素及诊治进展
- 13 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 14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新的药物作用靶点
- 15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16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17 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对冠状动脉钙化检测的国外研究进展
- 18 心房颤动治疗策略随机试验结论及评价
- 19 急性冠状动脉微栓塞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20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