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应用进展

    体外膜肺氧合起源于体外循环技术,初是通过体外血液气体交换来治疗可逆性的呼吸衰竭,继而成为手术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的暂时性替代措施,也是暂时维持危重病人的心脏和/或呼吸道功能的一个心肺旁路装置.体外膜肺氧合将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灌注体内.体外膜肺氧合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及循环障碍的支持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针对体外膜肺氧合的发展史、原理、临床应用进展及常见并发症做一综述......

    作者:孙丽娜 刊期: 2013- 03

  • 血浆五聚素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浆五聚素3是一类含氨基酸的长链五聚体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新近发现血浆五聚素3,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达,现就血浆五聚素3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范晓莹 刊期: 2013- 03

  • 脂联素在冠心病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是一种脂肪源性的细胞分子,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学效应,如调解糖脂代谢、抑制胰岛素抵抗、抗炎症反应等.同时,大量研究发现,脂联素还参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保持斑块稳定性等,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其还能通过各种机制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重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颜玉玲 刊期: 2013- 03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非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抗栓治疗策略

    一些置入支架的患者会在术后1年内面临非心脏外科手术,其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尤其是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明显升高.现有指南均推荐手术时机应在置入金属裸支架6周,或药物支架12个月以后进行,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权衡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外科手术出血的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抗栓治疗方案,对降低外科围手术期心脏事件至关重要.......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3- 03

  • aVR导联的临床价值

    常规心电图的每个导联记录了心脏不同透视方向上的电活动.aVR导联是一个加压电极肢体导联,其正向电极在右臂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VR导联在多种情况下有独特表现,识别那些心电图改变有助于提高多种疾病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沈健 刊期: 2013- 03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现状及进展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中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经成为具有手术禁忌及高风险患者的替代治疗.历经10年的发展,众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截至目前,全球大约有4万名患者接受了这项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介入治疗经验的积累、瓣膜装置的改进及融合显像的发展将推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森 刊期: 2013- 03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新策略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目前已成为部分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其围术期存在栓塞风险.术前、术中及术后合理、有效的抗凝策略能够降低风险,改善预后.新证据证实术前不停用华法林能够减少围术期发生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风险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对既往的抗凝策略有所突破.新型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的应用可能简化目前的策略,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需要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作者:王斌;周贤惠 刊期: 2013- 03

  •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再认识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即期前收缩相关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药物控制或射频消融根治性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心脏扩大和心功能可不同程度逆转,甚至完全恢复正常.现就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影响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作如下综述.......

    作者:彭珍云 刊期: 2013- 03

  • 切应力在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中的作用

    血流切应力已被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流切应力与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现探讨切应力在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中的作用,并阐述不同支架类型和设计对切应力致再狭窄和致血栓作用的影响.......

    作者:谢祖龙 刊期: 2013- 03

  • 经导管消融选择性去肾交感神经治疗——未来心力衰竭治疗的热点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几十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率,且需长期大量服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量的研究显示: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上世纪40、50年代,学者们已开始进行去交感神经治疗心力衰竭的尝试,但碍于当时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可喜的是,澳大利亚的权威学者近几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心血......

    作者:刘晓莉;肖培林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