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再生医学在缺血性心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再生医学的发展为终末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主要分三个阶段.现主要就第一阶段的研究现状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介绍.......
作者:何峰颖;张英杰;刘仁光 刊期: 2006- 04
-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窦房结变时功能不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主要适应证是心脏变时功能不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现探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
作者:赵阳;汤宝鹏 刊期: 2006- 04
-
年龄对内皮祖细胞修复损伤血管内膜的影响
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与血管修复过程,具有维持血管内膜功能的作用,但目前对影响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因素仍然了解不多.衰老是多细胞生物机体功能退变的过程,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细胞逐渐出现自我更新能力的降低和功能紊乱.年龄与内皮祖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现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年龄与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成果,以期进一步了解年龄与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关系,为今后内皮祖细胞移植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治疗......
作者:陈剑飞;黄岚 刊期: 2006- 04
-
干细胞心肌再生的移植路径研究进展
现有治疗手段不能促心肌再生,而干细胞有着活跃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向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近年来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干细胞促进心肌细胞和血管再生、替代坏死心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小瘢痕面积,从而改善心功能、对抗心肌重塑.尽管还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鼓舞.如何找到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符合的移植途径也是研究关注热点......
作者:钱海燕;杨跃进 刊期: 2006- 04
-
牛磺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进展
牛磺酸生物学作用广泛,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抗氧化,促进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胆固醇代谢和排泄,抑制血管钙化,抗凝血等多种作用.现就近的研究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张丽伟;翟桂兰 刊期: 2006- 04
-
心理应激与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1)
现代社会中,抑郁或焦虑常与冠心病共病,心理应激常可加重糖尿病,并促发心血管事件;只有对心理应激与糖尿病同时加以干预,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才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菊贤;殷兆芳 刊期: 2006- 04
-
体外循环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肺损伤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心肌保护技术的日益成熟,肺保护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肺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药物干预、肺动脉灌注低温保护液、白细胞滤过等,其目的在于降低全身性炎症反应,减轻或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回顾近年来体外循环肺保护方法的研究状况.......
作者:张祖列;闵苏 刊期: 2006- 04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血压昼夜节律的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现综述近年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昼夜节律的机制及其对血压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梅;郭艺芳 刊期: 2006- 04
-
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研究进展
T波电交替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的标志,可作为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是人类及动物缺血心肌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标志,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的无创预测指标.现结合文献对T波电交替的机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适应证、临床意义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作者:杨萍;郭涛 刊期: 2006- 04
-
心肌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主要死因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对它的治疗仍是一个问题.心肌细胞膜上存在多种离子通道,这些通道表达和功能的彼此平衡是心脏正常功能的基础.当某种通道的功能或表达异常时,通道间平衡被打破,将出现心律失常.对心肌离子通道的全面认识,可以从分子水平更好的解释心肌电生理及病理机制.......
作者:于雷;康毅;娄建石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老年心血管领域进展年终盘点——2011循证之路
- 2 Cytochrome P450 2C19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
- 3 易损斑块的标志物:妊娠相关蛋白-A
- 4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难治性心绞痛的现状
- 5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研究中的应用
- 6 SCN5A基因致钠通道病研究新进展
- 7 心肌顿抑与心肌微循环障碍
- 8 血浆五聚素3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9 卡维地洛治疗儿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10 005评价Sildenafil药物运动试验在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男性患者中的心血管效应
- 11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预后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 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3 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14 他汀类药物抗心肌细胞凋亡机制
- 15 用于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的冷冻消融器械
- 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心血管表现
- 17 011 缺血和再灌注中反映心脏活性的指标: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振荡
- 18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反流机制研究进展
- 19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论述--心肌病新的定义和分类建议
- 20 机械循环支持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