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18年第2期文章
  • 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预后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常合并水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预后的研究逐渐增多,各项研究纷纷表示低钠血症是住院患者常见的电解质异常且与不良的预后相关.其研究的方式、重点各不相同,现从血钠浓度不同、出院时低钠已纠正与未纠正、社区获得性低钠与医源性低钠、相关并发症和其他系统影响几个不同方面综合阐述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帆;杨文慧;何燕 刊期: 2018- 02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化的意义

    血小板作为启动血栓形成的重要介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血小板在斑块破裂后被激活,发生黏附和聚集,同时分泌大量血管活性物质,促进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平均血小板体积是血小板大小测量常用的指标,可较好的反映血小板的活化,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现就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变......

    作者:何宝强 刊期: 2018- 02

  • 经CARTO三维电标测系统治疗复杂型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

    射频导管消融术是临床上有效治疗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与常规需要借助X射线透视的二维标测相比三维标测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标测手段,因其独特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已被应用于非常规人群以及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治疗中.随着对三维标测系统的进一步认识和熟练掌握,其在导管消融术治疗复杂型心律失常的优势逐渐显露,主要通过经CARTO三维电标测系统在治疗复杂型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及进展方向上做出综述.......

    作者:何淼 刊期: 2018- 02

  • 长链非编码RNA与心血管疾病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由超过200个核苷酸组成,但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RNA转录序列,是RNA聚合酶转录过程中形成的副产物,因此一开始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其无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lncRNA对于基因组印记、转录控制、X染色体沉默、转录活性等众多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也有很多新的研究表明,lncRNA还能对生物体细胞的分化、增殖、损伤、凋亡等阶段进行有效......

    作者:付准 刊期: 2018- 02

  • 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进展

    近年来,大量创新的治疗方式被不断引入心脏介入治疗中,相较于金属支架,植入血管后数年内可完全吸收的生物支架因促进内皮功能修复、血管重建及减少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等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具有潜在的优势.现就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经验进行详细综述.BRS不推荐运用于分支血管近端直径0.5mm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双支架策略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BR......

    作者:奚倩兰;龚深圳 刊期: 2018- 02

  •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微血管心绞痛的研究进展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微血管心绞痛与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是一种硫酸皮肤素黏蛋白,主要在人类内皮细胞中表达,存在于正常个体的血液中,参与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形成等过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具有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微血管心绞痛治疗的新靶点.现主要将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与微血管心绞痛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刘秋梅;李博 刊期: 2018- 02

  • microRNA与慢性心力衰竭晚钠电流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而晚钠电流异常增加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分子机制.大量研究表明microRNA在心脏相关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可负调控晚钠电流相关基因的表达,现就microRNA与慢性心力衰竭晚钠电流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白鹤群 刊期: 2018- 02

  • 呼出气丙酮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能量代谢障碍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检测心脏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及程度用于评估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是心力衰竭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新型生物标志物呼出气丙酮作为能量代谢异常的产物,其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特征,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危险分层、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现对呼出气丙酮在心力衰竭中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静;何智余;杨波;王晶 刊期: 2018- 02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新认识

    近年来通过对房室结的研究发现,房室结的致密结产生了三个后延伸:一个在冠状窦方向沿着三尖瓣环的右下后延伸(假定的慢径),一个在Koch三角的前上方紧邻致密结的过渡组织区(假定的快径),另一个在二尖瓣环方向(左房后延伸).三个后延伸形成了房室结双径路多种电生理特性的解剖学基础及手术消融的解剖结构,为房室结的双径路或多径路形成、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折返环的部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分类及导管消融策略的......

    作者:田少华;向佳慧 刊期: 2018- 02

  • 碳酸氢钠及托拉塞米在预防造影剂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院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中,对比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可以导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花费,然而目前只有术前水化作为普遍的预防措施.造影剂肾病是影像学检查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慢性肾脏病患者,也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被认为是氧自由基和高渗胁迫对肾髓质的影响.据报道,在酸性环境中,超氧化物的产生为活跃.柠檬酸钠是一种可以碱化尿液的药物,研究发现柠檬酸钠同碳酸......

    作者:王光亮;杨泉;曲华清 刊期: 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