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吸入一氧化氮在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肺动脉高压(PH)是近年来发展的急救医疗技术,经气道连续吸入的NO气体分子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肺内阻力性小血管,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选择性地降低肺血管阻力(PVR)和肺动脉压(PAP),提高肺血流量,改善肺通气-灌流比例,提高血氧,改善分流,并且对体循环压无影响[1].作者就近年来有关吸入NO在心脏外科PH围术期应用研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莫绪明;苏宜江;王敏生;谷兴琳 刊期: 2002- 02
-
微创伤和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常规方式是胸骨正中完全劈开切口,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以大隐静脉作为血管桥,虽术野显露好,静止无血,吻合方便,但与体外循环有关的并发症比较多,医疗费用高[1-5].CHD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人类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而大隐静脉桥的10年通畅率仅50%左右[6],二次手术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风险大.......
作者:张笑萌;姚建民;成杞润 刊期: 2002- 02
-
六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一种简单客观方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建议>中关于抗心力衰竭药物评定方法[1]及[2]均提到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价心脏功能.然而,国内对于6MWT的临床应用尚不普遍,现就6MWT综述如下.......
作者:阎炜;余静;邝耀中 刊期: 2002- 02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为重要的活性激素,它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ngⅡ的作用通过细胞表面的AngⅡ受体介导,根据与不同受体拮抗剂的选择性可将其受体分为两个亚型:AT1受体和AT2受体.已知的AngⅡ的生理作用是由AT1受体介导的,AT2受体的功能尚不清楚.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抑制RAS活性的药物:一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它抑制Ang......
作者:王正荣;张建萍;王浴生 刊期: 2002- 02
-
切割球囊的临床应用
切割球囊(CuttingBallon,CB)是1991年由美国的Barathpeter开发研制的一种用于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新型球囊[1].该种球囊于1994年在日本获得临床使用许可.现在,主要的使用国家和地区为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其中日本是使用量大的国家,年使用量约在6000条左右[2].1999年初国内引进该项技术,现已有临床应用的报道[3-5]本文就近年来CB临床使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杨志明;萧传实;王凤芝 刊期: 2002- 02
-
压力导丝在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
早在施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初期,Gruentzig等[1]介人心脏病学的先驱就认识到测定冠脉压力有助于判断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和介入治疗的效果,所以他们把用球囊导管测压列为当时冠脉介入的常规步骤之一.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用球囊导管测压不够精确,对预后评估意义不大[2,3],加之当时缺乏有关压力与血流关系的理论基础,因此随着新型的不具备测压功能的球囊导管的出现,冠脉介人中测定冠脉内压力......
作者:李英;黄德嘉 刊期: 2002- 02
-
阿斯匹林、噻氯匹啶与缺血性心脏病
近几年来,血小板凝聚、血栓形成在缺血性心脏病(IHD)综合征病理生理上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的内皮损伤和功能失调,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下,斑块的溃疡破裂,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生成,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1-2].......
作者:赵永辉;祝家庆;王燕妮 刊期: 2002- 02
-
血管新生与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影响心功能的一类疾病.冠脉搭桥和成形术等介入性治疗方法的应用,使部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得以改善,但相当一部分不能进行这类治疗或发生术后再狭窄的患者,现尚无解决办法.目前,缺血性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已从单纯改善病变血管供血转向如何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被称为心血管药物搭桥术的促血管新生疗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汪姗姗;范维琥;戴瑞鸿 刊期: 2002- 02
-
射频消融术并发血栓栓塞机制及防治对策
射频消融术治疗某些顽固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可并发血栓栓塞.血栓栓塞发生率为2%左右.射频消融术引起栓塞的发生是系统性的改变,本文从不同方面论述了血栓栓塞的发生机制及采取的防治对策.......
作者:秦孺子;李军;曾秋棠;曹林生 刊期: 2002- 02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并非终动脉,其间有许多直径为20~350μm的吻合支,正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没有重要的功能意义.当冠脉狭窄或闭塞时这些吻合支开放、逐渐发展成为有功能意义的侧支循环.及时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可以代偿性提供血流、防止心肌梗死(MI)及猝死.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玫;张国元;吴宗贵 刊期: 2002- 02
动态资讯
- 1 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 002有或无肾功能障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肌钙蛋白T水平
- 3 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
- 4 右心室选择部位起搏的导线定位的研究进展
- 5 020 vWF、可溶性P选择素与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
- 6 心脏瓣膜疾病介入治疗进展
- 7 起搏活动的新视点——进一步理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8 C反应蛋白对判断冠心病预后价值的研究现状
- 9 2008年美国心脏协会热点
- 10 血管内超声引导冠脉支架植入的应用进展
- 11 冠状动脉内安放支架后再狭窄的治疗和预防
- 12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心血管事件及出血风险
- 13 斯坦福大学心脏移植30年回顾
- 14 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5 转化生长因子β在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 16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对比剂诱发肾病的研究进展
- 17 肾脏去神经化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作用
- 18 心脏亚低温与急性缺血心肌保护
- 19 新型靶向降脂药物:Evolocumab临床进展
- 20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功能不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