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抑郁症影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很多文献报道了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影响。为阐明这种影响的机理,很多新技术和动物试验已迅速应用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仍有很多机理尚未阐述清楚,笔者就抑郁这种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病影响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龚峻梅;曲宏达;陈素云 刊期: 2001- 02

  • 肺炎衣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相关疾病特别是冠心病在全世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能完全解释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冠心病患病率及严重程度的不同。这引发了人们浓厚的兴趣去寻找新的AS危险因素......

    作者:张善春;刘兆昶 刊期: 2001- 02

  • 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应用于临床20年以来,发展迅速,已部分取代了外科手术,特别是近5年来,新的装置不断应用于临床,使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实现了新突破。本文着重介绍了近10年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的六种封堵装置,总结了介入疗法在房间隔缺损的应用进展和现状。......

    作者:夏礼勤;王晓琴;金仲和 刊期: 2001- 02

  • 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

    经过40余年的研究,高胆固醇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高甘油三酯(TG)血症在冠心病中的作用仍未确定,多数研究结果认为空腹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在多因素分析时其与冠心病的独立相关性较差。随着脂代谢的深入研究,餐后高甘油三酯血症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正在被逐步认识。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RL)包括乳糜微粒(CM)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M的半衰期为5~20分钟,禁食......

    作者:白玉蓉;陈红 刊期: 2001- 02

  • 经皮腔内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1984年日本心外科医生Inoue等[1]首次报道经皮腔内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T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成功.PTBMV机制是使二尖瓣交界的粘连融合处裂开,而对瓣体损伤小[2].因此PTBMV是可行的.......

    作者:钟光珍;朱兴雷 刊期: 2001- 02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动脉重构

    随着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利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自然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冠脉重构(coronaryarteryremodeling)的现象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它在粥样病变的形成和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军;施海明;芄维琥 刊期: 2001- 02

  • 心肌预处理的第二保护窗口

    1986年Murry等[1]首次将反复短暂的缺血发作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从而延迟了致死性心肌损伤发生的时间,并在一定的时间内限制了心肌梗塞范围的现象称为缺血性预处理(preconditioning;PC).......

    作者:戴成祥;荆忱;李小鹰 刊期: 2001- 02

  •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与心血管疾病

    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认识日渐深入。血管内皮既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作用的靶器官,其功能失调又构成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因此,如何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者:翟丽华;董少红 刊期: 2001- 02

  • 抗心肌肌凝蛋白抗体亲梗死心肌显像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抗心肌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及抗肌凝蛋白重链单克隆抗体亲梗死心肌显像的研究进展、存在的缺点和对其所做的技术改进以及通过基因工程制备之单链抗体的优点。对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所生产的单链抗体及其抗肌凝蛋白显像在心脏病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德新;李小鹰 刊期: 2001- 02

  • 载脂蛋白与细胞胆固醇移出

    早期研究认为,细胞胆固醇移出是由于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引起的胆固醇酯化作用,使高密度脂蛋白(HDL)中非酯化胆固醇减少,从而导致非酯化胆固醇从细胞膜流向HDL[1].......

    作者:徐燕华;傅明德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