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2年第6期文章
  • 血管内涂层支架

    自1987年Sigwart等报道了冠状动脉内安放支架以来已有十余年历史.主要用于PTCA术后的急性血管闭塞及再狭窄.由于冠状动脉内安放支架具有成功率高,疗效明显,适应性强等优点,10多年来冠脉内安放支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支架本身作为一种异物,有致血栓形成和异物反应性,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仍是两大主要并发症.多中心大规模研究[1,2]结果显示,再狭窄率仍达22%~32%.再狭窄的原因部分......

    作者:杨君;秦永文 刊期: 2002- 06

  •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技术用于冠状动脉搭桥

    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死亡率大幅降低后,医生考虑的下一目标就是如何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质量.在此背景下,微创手术正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各种方法层出不穷,门类繁多,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缩小开胸切口并在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单纯左或右侧小开胸切口或部分纵劈胸骨切口,因其心内操作与正中开胸者基本相同,且心脏阻断时间无差异,实质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而小切口辅以不停跳或非体外循环下手术则存在显露不良、吻合......

    作者:张载高;解水本 刊期: 2002- 06

  • 细胞凋亡与心肌病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完全不同于坏死的一种死亡形式,是在基因凋控下的一种主动死亡.一些致病因素可使凋亡基因失控,使细胞凋亡增强或减弱而引起疾病[1].近年来研究已证实有许多心血管疾病与凋亡有关.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疾病,多种心肌病发病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2],其中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ARVD)或称致心律失常......

    作者:秦明照;路亚枫;边延涛 刊期: 2002- 06

  • 右室漏斗部β受体与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

    法洛四联症是威胁要幼儿生命的主要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约占1岁以后存活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70%左右.2岁以下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常有缺氧发作的发生,是引起法洛四联症患儿在外科根治术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年来的研究认为,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为右室流出道(漏斗部)肌肉痉挛、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及呼吸中枢敏感性的改变[2].近来,有关......

    作者:朱月钮;王荣发;周爱卿 刊期: 2002- 06

  •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在急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心电图是便捷、可靠、重复性好的一种方法,如果将sT段抬高作为一种诊断标准,其特异性可达到90%,但灵敏度只有50%,无Q波心肌梗死常常漏诊[1].因此,有效的生化指标一直成为研究热门,其中,心肌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诊断心肌梗死(MI)应用广的指标,一直被认为是AMI诊断的可靠的指标[2],目前CK-MB的系列测定主要用于确定MI诊断[3];......

    作者:马义丽;周旭晨 刊期: 2002- 06

  • 铁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铁催化羟自由基生成,介导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使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生成增多,这是造成AS损伤的-个重要过程.认为铁储存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孙秀玲 刊期: 2002- 06

  •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产生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可以调节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具有维持血管紧张,抑制血小板积聚和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功能[1].如果内皮功能受损,将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2].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各种危险因素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减低.而冠状动脉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和重要的部位,因此检测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对于早期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好意;邓又斌 刊期: 2002- 06

  • 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

    冠心病(CHD)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的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血液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炎症、感染等均可能参与CHD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有关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在CHD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对CHD发病的影响文献报道亦日渐增多,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这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马惠莉;冯军;陈纪林;陈在嘉 刊期: 2002- 06

  • 慢性心房颤动血栓前状态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房颤动(AF,房颤)引起血栓前状态,促进左心房(LA)和/或左心耳(LAA)的血栓形成,导致血栓栓塞并发症[1].华法林(Warfarin)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危险性减少68%,死亡率降低33%,使脑卒中、体循环栓塞及死亡的综合并发症减少.48%[2].近年来,华法林对AF患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作者:李江;沈玉祥 刊期: 2002- 06

  • 体外循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随着体外循环机、氧合器的不断改进,心肌保护技术的完善和手术技巧的提高,心内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肺功能障碍发生率仍高,婴幼儿、复杂型先心病、大血管疾病、高危心脏瓣膜疾病更为突出,急性肺损伤(ALI)已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理作一综述.......

    作者:邓又华;陈宏明;郭正恒 刊期: 200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