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生理起搏与心室起搏对中风和心血管原因死亡的作用

    早期的起搏器治疗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只有心室起搏,近期的起搏器既可心房起搏又可心室起搏以获得房室同步起搏(生理起搏)。初步研究表明生理起搏可能优于心室起搏,生理起搏发生房颤、中风和死亡的危险低,但还未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在32个加拿大中心,选择没有慢性房颤,因有症状的心动过缓行第一次安装起搏器的病人进入本试验。共2568例,随机分配病人分别接受心室起搏或生理起搏且平均随访3年。第一观察结果是中风......

    作者:周健;饶邦复 刊期: 2001- 02

  • 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体内氧化应激和阿斯匹林不敏感性血栓素的生物合成的变化

    近来发现细胞膜或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上的花生四烯酸可通过氧自由基参与的非酶促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前列腺素F2(PGF2)样复合物一异前列腺素。其中8-异-PGF24可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活化。低浓度的阿斯匹林可抑制血栓素合成,但并非能全部抑制其合成。不稳定心绞痛发作时阿斯匹林不敏感性血栓素的生物合成是增加的,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评价了不稳定心绞痛病人和稳定性心绞痛或健康人的尿中......

    作者:赵洪涛;李源 刊期: 2001- 02

  • 儿童期扩张型心肌病菌心脏神经元功能的损伤:123I-MIBG显像法研究

    已发现去甲肾上腺紊摄取异常可反映成年心衰患者心脏神经元肾上腺素能功能的损伤,但尚无儿童期扩张型心肌病(DCM)方面的报道。此研究目的是以123I-间碘苄胍(MIBG)显像法估价特发性DCM儿童心脏神经元的功能。1996年10月至1998年6月间26例(平均年龄为44±50个月)连续的DCM患者,所有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均见左窒运动减低(EF<50%),无左室肥大。......

    作者:钱忠豪;杨一峰 刊期: 2001- 02

  • 冠脉微检塞

    近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无心外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阻塞病人,冠状动脉微栓塞可能是心肌节段性收缩功能异常的原因,本文试图提供冠脉微栓塞的证据,并分析它的来源和后果。1组织学证据39年前,报告在动物实验中,血小板和凝血栓子栓塞冠状微循环,随之发生微梗死和致命的心律失常。其后,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心性猝死病人的尸检中,同样证实了微栓塞和微梗死,在微循环中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物质,包括形成血栓核心的胆固醇结晶,经......

    作者:苏哲坦 刊期: 2001- 02

  • β-受体阻滞剂对衰竭心脏中心肌细胞炎性因子、一氧化氮和心肌重构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衰竭心脏的心肌收缩功能和心室重构,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衰时心肌细胞内炎性因子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和β-受体阻滞剂对它们的影响,从而揭示β-受体阻滞剂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近心端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心肌梗死(MI)后心衰模型。手术后48小时,将14只大鼠分成2组,MI治疗组:饮水中加入美托洛尔,平均剂量70.7±......

    作者:赵洪涛;李源 刊期: 2001- 02

  •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的左室充盈模式(LIFE研究)

    高血压患者早期即可能存在充盈异常,这种异常是否与左窒肥厚(LVH)有关尚有争议。本文对伴有LVH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期充盈与几何模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氯沙坦干预高血压终点减少研究(LIFE)。试验经ECG证实伴有LVH的I~I期高血压患者750例,平均年龄67±7岁,其中44%为女性。均经安慰剂治疗14天后,采用超声心动图侧定左窒(Lv)直径以分类LV几何模式及用Doppler测定L......

    作者:陈维永;曾朝荣 刊期: 2001- 02

  • 随机双盲试验比较口服与静脉给予氟卡尼对急性房颤复律的疗效

    急性房颤(持续时间〈48h)病人常需急救药物抢救,并得住进心脏护理病房。早期复律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血栓栓塞的危险性,降低房颤再发的机率,是治疗的关键。已进行了一些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氟卡尼、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普罗帕酮、乙胺碘呋酮和索他洛尔)对急性房颤的疗效。结果表明静脉给予氟卡尼是有效的,2小时成功率59%~92%。单盲临床试验表明口服氟卡尼3~8小时心律转复为59%~95%......

    作者:刘茉;王江南;栾丽波 刊期: 2001- 02

  • 扩张型心肌病心童收缩异常:双室起搏纠正心室间非同步收缩

    扩张型心肌病(DCM)时因心室肌结构异常,从而影响左右心室活动及机械收缩。当病变累及传导系统或激动波沿瘢痕组织不均匀扩布时,某些心室段电活动将延迟,作者提出,双室起搏BiV可使左右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得以改善,从而提高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此,本文分别评价窦性心律及BiV时心室收缩同步性与射血分数(EF)之间的相关关系。......

    作者:邓万俊;郭之慧 刊期: 2001- 02

  • 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危险度计分--用于预后评价及治疗选择的方法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被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UA/NSTEMI),但这些病人可表现为较复杂多样的死亡和心肌缺血事件,对这类病人发生死亡和心肌缺血事件的危险度分级,过去往往只重视某些单一因素变化,如是否有心电图改变,是否有血清心肌酶指标变化等,且只将其危险度粗略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而不能进行精细准确的评价。本文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可根据病人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评估......

    作者:刘建平;何国祥 刊期: 2001- 02

  • 多基因联合变异与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基础十分复杂。尽管多种基因的变异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与高血压相关,但在另外的研究人群中常常得不出相同的结果。作者通过检测多个基因同时变异的作用,观察其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加纳入,按血压分组:收缩压(SBP)≥160mmHg(1mmHg=0.1333kPa)及/或舒张压(DBP)≥95mmHg或既往诊断为高血压者为高血压组,共126例;SBP和DBP分别≤139mmHg......

    作者:杜贻萌;王克志;路方红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