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脱氧核糖核酸酶I:从心肌缺血到心肌梗死和心室重塑

    脱氧核糖核酸酶Ⅰ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参与细胞凋亡过程和坏死细胞染色质的降解.在一过性心肌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早期(发病3h内),可以检测到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Ⅰ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不仅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的诊断标志物,还参与了心室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祝珊 刊期: 2013- 03

  • 肾素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的研究进展

    该文章就肾素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阿利吉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它具有长半衰期、通过胆汁排泄等药理特性,无论单用或与常用降压药物联用,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和降压作用,且具有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肾脏保护、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器官保护作用.......

    作者:陈豪;陈明 刊期: 2013- 03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佳疗程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指南推荐至少使用12个月,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表明6个月和24个月的疗程对临床后果无明显影响,现通过复习文献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佳疗程做一介绍,并提出如何确定佳的治疗疗程.......

    作者:刘培光;周智宏 刊期: 2013- 03

  • 心力衰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表现.心力衰竭发病机制除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室重构外,细胞凋亡在衰竭心脏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凋亡使工作心肌细胞绝对数量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β肾上腺素能受体是调节心脏功能有力的刺激物.心力衰竭时,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各个环节都发生改变,参与调节心肌舒张收缩功能、心室重塑和细胞凋亡.现将主要讨论心力衰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与细胞凋亡......

    作者:郑方方;高海波;孔一慧 刊期: 2013- 03

  • 氯吡格雷抵抗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氯吡格雷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患者能否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远期获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临床中发现不同个体接受相同剂量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截然不同,部分个体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现象,甚至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等更为严重的缺血、血栓事件,这一现象在临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就该争论焦点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苟文 刊期: 2013- 03

  • 心肌收缩调节器治疗心力衰竭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是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植入性心脏电子装置,其原理是于心肌的绝对不应期给予强刺激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长期作用可逆转心肌重构.动物研究和临床研究均提示其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和新发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不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或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反应者.......

    作者:顾凯;杨兵 刊期: 2013- 03

  • 用于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的冷冻消融器械

    目前,经皮导管消融已经成为心房颤动的重要治疗手段,而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消融的基石.应用射频能源进行肺静脉隔离的风险较大,因而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冷冻能源则具有独到的优势.近年来,冷冻球囊的临床应用大大简化了肺静脉隔离的操作,减少了血栓形成、肺静脉狭窄等消融并发症,然而与此同时,冷冻球囊引起的膈神经麻痹也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冷冻球囊应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乔宇;郭炜;姚焰;张澍;牛国栋 刊期: 2013- 03

  • 心房全景标测指导下的心房颤动消融进展

    心房驱动灶是新近在人类证实的一种心房颤动维持的关键基质,其包括转子和脉冲源两种形式.目前心房驱动灶的标测主要是通过心房全景标测的方法得以实现.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心房全景标测指导下的心房颤动消融具有传统消融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现将这一领域的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廖文凯;刘兴鹏 刊期: 2013- 03

  • 心电图成像临床应用进展

    标准体表心电图作为传统的无创检查,通过对体表有限的记录来揭示心脏电生理过程已应用1个多世纪,给临床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这种传统方法对于提供局部电活动信息及电生理事件(如致心律失常病灶、心肌复极化离散程度增高等)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心电图成像(ECGI)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心外膜电激动和复极化电解剖标测成像技术,很大地弥补了心电图检查的一些局限性,近年来进展迅速并尝试应用于临床.现就ECGI的......

    作者:夏云龙;周淳 刊期: 2013- 03

  • 用于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左心耳封堵器械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因存在诸多弊端而导致临床应用严重不足.左心耳是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近年来左心耳封堵器械和技术进展迅速,研究初步提示左心耳封堵可减少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有望成为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新方法.......

    作者:黄鹤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