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脂肪因子与心房颤动和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心房颤动是常见心律失常之一.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已被广泛关注.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抵抗素、内脂素、瘦素、趋化素、脂联素等.它们可以通过改变动作电位形态、离子的分布、炎症反应或是通过一定的通路对心房颤动产生影响,进而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构成促纤维化和抑纤维化的复杂调节网络,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转归.现通过总结分析,阐述几种脂肪因子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作者:黄磊 刊期: 2017- 05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展
在当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时代,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首要死亡原因.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已经显著下降到大约5%,然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仍超过50%.此外,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的不断更新出现虽然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但未能降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远期病死率.如何抢救治疗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介入医生面......
作者:宋锴铖 刊期: 2017- 05
-
右室流出道起源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
右室流出道是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易起源位置,右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占所有室性期前收缩的80%以上.起源于该处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在75%~100%,而且并发症风险低.右室流出道解剖上毗邻左室流出道,尤其是主动脉窦,又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脏发育不良三角的一部分,其自身又分为前间隔、后间隔和游离壁,术前对此区体表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作者:展庆垒 刊期: 2017- 05
-
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的监测及防治
恶性肿瘤仍是当今人类医学需攻克的难题之一.外科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抗肿瘤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使癌症患者的预后及远期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化疗所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众所周知,相应的机制也一度成为研究的热门,同样非蒽环类对心脏的损害亦不容忽视,可惜的是在研究及临床工作中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现针对各类化疗药物可能导致的心脏毒性、评估手段及防治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
作者:秦垚 刊期: 2017- 05
-
SNYTAX积分对冠心病治疗指导作用的研究现状
冠心病的治疗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单纯药物治疗;二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三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两种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目前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对于单纯左主干及复杂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一直存在争议,SNYTAX积分的出现则为策略选择提供了一个有理可循、有据可依的方向.现就SNYTAX积分对冠心病治疗指导的研究现状及其改良做一综述.......
作者:黄吟雪 刊期: 2017- 05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改善血流切应力的研究进展
增强型体外反搏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方法之一,除了增强型体外反搏所造成的即时双脉动血流缓解心肌缺血之外,现研究表明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血流切应力升高是其持久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机制,现总结增强型体外反搏提升血流切应力的可能机制及其进一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徐玲;赵威;崔鸣 刊期: 2017- 05
-
复发性心包炎诊治进展
复发性心包炎是急性心包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实践中以反复发作的胸痛为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在排除急性心血管事件后并未得到合理诊断及有效治疗,病程迁延不愈.近年来随着对复发性心包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的进一步认识,出现了一些新的诊断、治疗方法,现就复发性心包炎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江楠 刊期: 2017- 05
-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长期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引起心室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早期应用药物或导管消融可控制或消除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功能障碍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可逆性的.现就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作如下阐述.......
作者:陈艳琴 刊期: 2017- 05
-
Sirtuins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和治疗
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家渐渐开始了解sirtuin蛋白家族.研究表明,sirtuins可参与代谢并影响多种生理过程,如应激反应、代谢、衰老等.同时,sirtuins与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相关.虽然目前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sirtuins的激活可能减少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所以sirtuins作为一个新的潜在的治疗干预靶点,可能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预......
作者:邓海威 刊期: 2017- 05
-
维生素D和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高致死率疾病.近年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除了能影响骨骼系统的健康,还与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之间存在关联.维生素D水平缺乏甚至能够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风险,影响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但是维生素D发挥其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而升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已经明确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刘天城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及辅助检查研究进展
- 2 冠心病危险评分模型的新研究进展
- 3 经导管冷冻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进展
- 4 欧洲心律协会2011年心悸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 5 冠状动脉肌桥新进展
- 6 冠状动脉无复流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 7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与心房颤动
- 8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 9 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进展
- 10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与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11 ATRA抑制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 钙调神经磷酸酶与心肌重构
- 13 ACCF/ASE/ACEP/AHA/ASNC/SCAI/SCCT/SCMR公布2008负荷超声心动图的适宜性标准
- 14 外泌体生物学特性及其miRNAs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15 青年冠心病研究进展
- 16 PCI围手术期强化他汀治疗:从证据到实践
- 17 我国高血压社区防治进展——技术、策略与实施
- 18 隐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19 冠状动脉正常型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0 环境污染是促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