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右室的心肌疾病,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和猝死.新近研究证明这种疾病不是一种少见疾病,患病率约为1/1000,50%~80%有家族史,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1994年的诊断标准导致诊断率较低.目前对诊断指标进行了修改,如胸前导联QRS时限延长.通过改进ECG记录方式可以发现更多的epsilon波.应用新的诊断标准将发现更多的有症状......

    作者:刘文玲 刊期: 2007- 03

  • 降压药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降压药通过作用于扩张血管、利尿、抑制交感神经或肾素等不同途径使其血压下降,现以心血管系统为中心阐述其对其他系统的影响,将其作用分为不良反应与脏器保护作用进行阐述.主题是讨论各种降压药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作者:石川一彦;楽木宏実;荻原俊男;苏代泉;燕纯伯;罗俊 刊期: 2007- 03

  • 美国心脏协会2004年医院内心电图监护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ACC),心血管病监护委员会、临床心血管病学会,青年人心血管病学会以及国际计算机化心电生理学会于2004年重新修订了心电图(ECG)监护指南.本次修订是根据当前临床心电学领域先进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而定,代表了医院内ECG监护的所有领域,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QT间期等,新内容很多,摘要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义;张开滋 刊期: 2007- 03

  • 心血管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期用药需考虑对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影响,主要考虑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作用,前者指妊娠伴有的生理功能的变化的母体药代动力学变化及由于药物理化性质与胎盘通透性关系,后者指母体的病态与胎儿发育(包括致畸问题).现重点阐述关于心血管药物对妊娠母体的药代动力学的特征及致畸性的危险,药物的乳汁分泌概况.......

    作者:志賀 剛;苏代泉;燕纯伯;罗俊 刊期: 2007- 03

  • 《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指南-2006》解读(二)

    5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各论5.1急救处理心脏骤停的抢救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1)现场第一目击者首先应呼叫专业急救队伍,随之即开始心肺复苏(CRP);(2)如果现场(医院外)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立即给予患者一次盲目除颤;(3)如果以除颤器大能量除颤后室性心律失常(VA)仍复发,再次复律前应首先静脉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AAD),通常选择胺碘酮;(4)CRP应按照AHA/IL-COR/ERC等颁......

    作者:刘兴鹏;董建增;马长生 刊期: 2007- 03

  • 新动态

    ......

    作者:杨进刚 刊期: 2007- 03

  • AHA科学声明: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

    当选择镇痛药物时,在什么情况下医生和患者应考虑到有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对此临床试验的数据已经提出了质疑.......

    作者:杜兰芳 刊期: 2007- 03

  • 稳定性冠心病——PCI治疗没有必要了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非ST段抬高的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人们期望PCI的这种效果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也得以重现,因而在现实临床实践中PCI也常常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干预.......

    作者:王勇 刊期: 2007- 03

  • 慢性稳定性冠心病不必常规冠脉介入治疗——COURAGE试验的启示

    稳定性冠心病指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外的各种冠心病病人,主要包括慢性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成功血运重建治疗后病情稳定的病人.全世界通行的治疗策略是抗心肌缺血、抗血栓、控制危险因素,并常规作冠脉造影,如果病变严重,则尽可能作冠脉介入治疗(PCI).普遍认为介入治疗开通血管可以迅速缓解缺血从而缓解症状并可能减少心肌损害预防心功能受损及严重心律失常,并可预防该严重病变进展可能导致的心肌梗死或......

    作者:刘兴斌 刊期: 2007- 03

  • 佳药物治疗合用或不合用PCI治疗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

    美国Boden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上报告,同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经皮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和根据指南强化药物治疗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COURAGE)试验的结果.研究发现,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作为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初始治疗策略,当与佳药物治疗合用时,并不降低患者死亡、心肌梗死或其他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NEJM,2007,356:1503-1516).......

    作者:杨进刚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