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他汀类药物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降脂作用和各种降脂外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同时,人们也对他汀类药物和心血管事件在循证医学的关系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系列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正试图评价他汀类药物对各种心血管事件的切实疗效,现就此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文斌;宋筱筱;傅国胜;蔡思宇 刊期: 2006- 01
-
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分子遗传机制认识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发现DCM有19个不同的致病基因,包括:ACTC、DES、SGCD、MYH7、TNNT2、TPM1、TTN、VCL、MYBPC、LMNA、PLN、TAZ/G4.5、TNNI3等;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研究也在深入,对该病分子水平的研究可能引起临床治疗学上的新观点.现对DCM遗传学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宇辉;王娟;张代富 刊期: 2006- 01
-
心房颤动复发预测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复律后常常复发,准确预测心房颤动的复发有助于及时正确的识别高危复发患者,帮助治疗决策的制定.现就国内外在预测心房颤动复发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邦社;陈清枝;李东野 刊期: 2006- 01
-
他汀类药物在冠状动脉介入中应用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尚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外的多向性效应,包括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新生内膜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及改善内皮功能.近来研究证明,他汀类降脂药物可明显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他汀类药物早期应用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能成为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
作者:刘文卫;唐其柱 刊期: 2006- 01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高血压肾纤维化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主要蛋白水解酶,在肾脏纤维化疾病中,其表达及活性明显增强,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高血压肾脏损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蛋白水解活性受金属蛋白酶组织型抑制剂的抑制,高血压过程中多种因素调节这两种酶系的水平,终共同影响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引起肾纤维化的加重.......
作者:姚旻;李玉明 刊期: 2006- 01
-
肺静脉隔离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原因和机制
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率较高,限制了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现对其复发的原因与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雷汉东;江洪 刊期: 2006- 01
-
CD163/HO-1通路激活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目前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反应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CD163作为血红蛋白特异清道夫受体,近年被研究发现可以调节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genase-1,HO-1)的表达,而后者已经大量实验证明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CD163/HO-1通路作为一个新的抗炎途径,有望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中起着重要作......
作者:李海洲;夏豪 刊期: 2006- 01
-
体外震波治疗终末期冠心病
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具备冠脉介入或冠脉搭桥手术指征的终末期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是不良的.因此,迫切需要找到一种非侵入性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疗法.尽管现在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或手术可以用功能性的可伸缩的组织替代受损的心肌,但是通过体内诱导血管生成来恢复或增加休眠心肌的伸缩性是完全可能的.国外的实验研究表明,体外心脏的震波疗法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而无任何创伤的全新疗法,能够使活体内血......
作者:杨萍;郭涛 刊期: 2006- 01
-
血红素氧合酶-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随着对冠脉综合征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主要是由斑块的稳定性决定的.血红素氧合酶是血红素降解的起始酶和限速酶,能代谢血红素形成一氧化碳、游离铁和胆红素.近来研究表明血红素氧合酶-1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斑块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薇;夏豪 刊期: 2006- 01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可以从宽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作为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已经被公认.在近期的研究中,环肺静脉前庭电学隔离术或左心房基质改良术被用于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伴有一定器质性心脏病基础或者心力衰竭的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结果显示其成功率高达70%~90%,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长生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诊断及治疗进展
- 2 高血压病的基因治疗
- 3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
- 4 C反应蛋白对判断冠心病预后价值的研究现状
- 5 《ACC/AHA/ESC 心房颤动处理指南2006》系列解读之一心房颤动治疗的整体策略与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地位
- 6 脑型利钠多肽研究进展
- 7 雄激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8 029 间断房颤患者在阿斯匹林治疗期间脑卒中的发病率和预测因素
- 9 支架置入术后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 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温度异质性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 1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 12 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研究方法的进展
- 13 卡维地洛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 原发性高血压及其继发肾脏损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 15 抗肿瘤药物的心血管毒副反应
- 16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新机制——血流切应力效应
- 17 预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阻塞冠脉的心电图标准
- 18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在心脏重构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 20 雄激素与男性冠心病关系研究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