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是超声医学领域内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将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巨大作用.现将就其在冠心病中临床应用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林金海;陈德伟 刊期: 2006- 01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温度异质性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破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目前对易损斑块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包括有创性和无创性检测.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的温度与正常血管壁的温度有差异,不同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依据其易损程度的不同其温度异质性也不同.冠状动脉内温度导丝测定仪利用该原理检测斑块表面温度异质性,间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和易损程度.......
作者:胡司淦;蔡鑫 刊期: 2006- 01
-
非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ST段抬高主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但心电图ST段抬高还可以在其它情况出现.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其他心电图上类似心肌梗死的ST段抬高的各种情况,找出与之区分的线索.......
作者:汤青;王岚峰 刊期: 2006- 01
-
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目前认为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现就血尿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丽;张爱伦 刊期: 2006- 01
-
辛伐他汀与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基本病理改变有三个方面: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和肺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现对辛伐他汀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可能机理进行了推测,认为辛伐他汀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亮;周同甫 刊期: 2006- 01
-
右室双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
右室双部位起搏是一种间接的双室起搏技术,操作简单,不增加安置术的风险,同时可以使心室再同步变为可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杉;陈启旸 刊期: 2006- 01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肺动脉高压是指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0.1333kPa)或者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mmHg.随着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对细胞增生和血管重塑的治疗大大改善了肺动脉高压的预后.现就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罗勤;柳志红 刊期: 2006- 01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是年轻人和运动员疲劳后猝死的主要原因,尽管病因不完全清楚,但基因异常是肯定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是右室心肌进行性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临床表现差别也比较大,可表现无症状性猝死,也可表现为发生心悸和(或)右心衰竭或全心衰竭.接近1/3病人12导联心电图出现右室晚激动波,平均信号心电图常表现为晚电位.二维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显像、右室造影均可显示右室形态学异常.治疗主要是治疗和......
作者:吴光哲;郑兴 刊期: 2006- 01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依然较高,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尤甚,再狭窄严重阻碍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运用,罗格列酮对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有较好的疗效,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高凝状态、增强脂联素的作用等.......
作者:余英;江洪 刊期: 2006- 01
-
踝/臂血压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现着重阐述踝/臂血压指数(ABI)异常(ABI<0.9)与外周动脉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之间的关系,旨在分析ABI的临床应用价值,明确动脉粥样硬化为全身性疾病,以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作者:熊康群;朱立光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2型糖尿病与冠状动脉侧枝循环
- 2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心肌肥厚的关系
- 3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脂质紊乱的基石:单用或联合应用的选择
- 4 聚羟基脂肪酸脂膜的介绍及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 5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致病基因及突变位点
- 6 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新研究进展
- 7 吸入一氧化氮在心胸外科的应用进展
- 8 二尖瓣成形术
- 9 021 六类降压药物对脉压差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 10 高甲状腺素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 11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现状
- 12 伊伐布雷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应用进展
- 13 Tako-tsubo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14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预防血管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15 抗氧化维生素C、E治疗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 16 解偶联蛋白-2与心力衰竭
- 17 他汀治疗对心力衰竭的影响
- 18 心房颤动治疗新技术--冷冻球囊消融
- 19 037 三维多普勒超声扫描术检查颈动脉疾病
- 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否应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标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