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心脏亚低温与急性缺血心肌保护
亚低温指28~35℃轻中度低温.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时降低心脏温度到亚低温,可以延缓缺血心肌的坏死速度,减小急性缺血早期的心肌坏死范围,亚低温对短阵性或持久性心肌缺血均可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亚低温与深度低温比较具有副作用小、实施简单等优点,其作用机制主要与降低组织代谢水平,抑制炎症稳定细胞膜,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以及抑制Na+-K+-ATP酶,激活Na+/H+交换等方面有关.临床上已经对亚低温的心......
作者:钱远宇;孟庆义 刊期: 2004- 05
-
内皮祖细胞的血管再生作用
自外周血中发现内皮祖细胞以来,我们对成体中新生血管的认识从血管发生扩展到血管发生/血管生成.成体骨髓中同样存在能够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内皮祖细胞(EPCs)系,EPCs作为参与血管组织再生的祖细胞,可迁移至新生血管处,原位分化为内皮细胞,参与新生血管形成.因此,EPCs移植被认为是理想的促进血管再生的方法,给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作者:路璐;彭建军;胡大一 刊期: 2004- 05
-
瘦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瘦素是与肥胖密切相关的内分泌激素,但目前对瘦素的研究已超越肥胖的范畴;许多研究表明,瘦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而且可能参与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分解代谢等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张金国;杨娜;王学忠;宋光耀 刊期: 2004- 05
-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检测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体检测一直是影响临床诊断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就这一问题从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PCR作为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将成为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病原体的主要方法.......
作者:黄志军;袁洪 刊期: 2004- 05
-
延缓性整流钾电流阻断剂的研究进展
延缓性整流钾电流(Ik)是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之一.Ik由快速激活组分Ikr缓和慢激活组分Iks组成,心率慢时Ikr占主导优势,而交感神经兴奋及心力衰竭等病理情况下,Iks为Ik的主要成分,单纯阻断Ikr药物存在局限性,呈逆频率依赖性.本文就Ik类阻滞剂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唐源;胡兵;王国干 刊期: 2004- 05
-
抗增殖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和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
支架内再狭窄是介入治疗中的难题.新近多个有关雷帕霉素、紫杉醇涂层支架的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涂层支架能有效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其对复杂病变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曲志刚;廖德宁 刊期: 2004- 05
-
经导管Amplatzer封堵装置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自1976年King和Mills[1]首先使用经静脉双伞状堵塞装置环导管关闭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取得成功,利用介入性方法治疗继发孔ASD已有近30年的历史.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介入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对房间隔缺损的介入封堵治疗已取得一定的临床应用规模,设备不断完善,技术日趋成熟.本文主要阐述Amplatzer双盘自膨胀ASD堵塞装置的特点及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马翔;马依彤 刊期: 2004- 05
-
常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它导致的严重后果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其中粥样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等因素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故在二者的治疗中,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周平;李法琦 刊期: 2004- 05
-
埃普利酮:一种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近年来多项动物和临床研究已证实醛固酮对心血管系统有多种毒性作用,在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醛固酮在高盐和高血管紧张素Ⅱ状态下可引起心肌纤维化,且这一作用独立于其致高血压作用.醛固酮可诱导多种血管炎症反应,可能有致急性心肌梗死作用,并可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中起重要作用.已有多项大型临床试验证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能明显降低心力衰竭病人的死亡率.埃普利酮对醛固酮受体的选择性大大高于安体......
作者:陈艳红;单其俊 刊期: 2004- 05
-
内皮祖细胞与他汀类药物调脂外心血管保护作用
他汀类药拥有独立于降脂外的多项心血管保护作用.近的几个研究表明,他汀促进内皮祖细胞(EPCs)的动员、存活、迁移和分化,抑制EPCs衰老并促进其增殖,上调EPCs整合素的表达引导其黏附,从而促进血管新生,修复损伤内膜.本文回顾了内皮祖细胞研究概况,详细了国外关于他汀与内皮祖细胞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季亢挺;张怀勤 刊期: 2004- 05
动态资讯
- 1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急诊介入治疗策略进展
- 2 和肽素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与预后评价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3 ABO血型系统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4 房间隔瘤与反常性栓塞
- 5 原发性高血压及其继发肾脏损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 6 生理性起搏及临床应用
- 7 急性降主动脉夹层致器官灌注不良的诊疗进展
- 8 010 应用新的机械吻合连接装置替代大隐静脉-冠状动脉移植术中的手工缝合术
- 9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对心肌肥大的调节
- 10 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思考
- 11 2016年欧洲心脏学会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中出血的研究进展
- 13 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转导系统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1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 15 美国心脏协会2004年医院内心电图监护指南
- 16 008 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心衰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17 高血压与自身免疫
- 18 瘦素抵抗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9 肥胖、脂毒性与心力衰竭
- 20 缝隙连接重构和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