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在心律失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已成为许多心脏疾病特别是心律失常的关键酶,尽管近年来已经阐明了导致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激活的许多途径,但几乎没有任何影响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活性的临床上可行的化合物从基础体外研究发展到体内研究.现重点介绍抑制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的抗心律失常策略的新进展.并将详细论述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抑制剂在心房颤动、遗传综合征、窦房结功能障碍中的抗心律......
作者:何蕊 刊期: 2018- 05
-
心房颤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也逐渐上升.近年许多研究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维持和复发相关,且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与左房血栓形成产生影响.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相关.......
作者:陈月 刊期: 2018- 05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心肌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心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一种心肌疾病.目前有许多关于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主要对糖尿病心肌病作用机制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心肌病的保护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牟娇 刊期: 2018- 05
-
内皮细胞微颗粒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内皮细胞微颗粒是多种细胞激活、损伤或凋亡时,细胞膜脱落产生的直径在0.5~1.0μm的膜性小囊泡.研究表明内皮细胞微颗粒与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在介导内皮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凝血反应、内皮舒张功能、新生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凋亡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内皮细胞微颗粒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靶点.......
作者:王丹宇 刊期: 2018- 05
-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经皮冠脉介入术的发展,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发明极大地增加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目前,在中国每年有大量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但是随着支架的广泛应用,支架植入术后令人畏惧的并发症即支架内血栓是亟需认识和防治的.为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支架的设计、辅助的药物治疗和操作技术一直在改进.现主要从支架内血栓的病理生理机制到当今技术及药物治疗推荐等方面来概述.......
作者:郑剑峰 刊期: 2018- 05
-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一大疾病,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都伴随着心肌细胞的死亡,终导致心脏功能的下降.心肌细胞的死亡主要是由于包括坏死及凋亡在内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和不受调控的坏死引起.研究发现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是研究发现的与细胞程序性坏死密切相关的蛋白激酶,广泛地表达于机体的各个组织,包括脑、肺、脾脏、肝脏、肾脏及心脏在内的组织器官都有着大量的研究,现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新研究进展进行......
作者:谢田田;刘婷婷 刊期: 2018- 05
-
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前景展望
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溶栓技术是在冠状动脉造影后经指引导管向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射溶栓药物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仍用于高血栓负荷病变的处理.现综述旨在对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溶栓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未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汪雁博 刊期: 2018- 05
-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评价中的应用和进展
大量研究已证明,二维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声学造影这些较为成熟的超声检查技术对慢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存活心肌的判断和冠心病的危险分层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三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以及斑点追踪技术有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有望将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彭然;彭佳 刊期: 2018- 05
-
CHA2 DS2-VASC评分为1分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抗血栓治疗进展
心房颤动显著增加卒中和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处理至关重要.CHA2DS2-VASC评分系统作为评估心房颤动血栓栓塞风险的重要工具,显示出与血栓栓塞风险很好的相关性.目前,对于伴有一项非性别相关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即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男性患者或CHA2DS2-VASC评分为2分的女性患者,血栓栓塞预防的佳治疗尚有争议.现就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非瓣膜性......
作者:吴双 刊期: 2018- 05
-
心房颤动相关的循环微小RNA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临床心律失常疾病之一,其居高不下的死亡率给社会、个人带来沉重负担.微小RNA是小的(约22nt)RNA,通过结合并抑制特定靶微小RNA的活性而在基因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近的研究表明微小RNA在血液中以稳定的无细胞形式循环,并且血浆或血清中特定的微小RNA的丰度可以作为心律失常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分析2013—2017年期间进行的18项研究微小RNA与心房颤动的关联,可以更好地了解......
作者:余琳 刊期: 2018- 05
动态资讯
- 1 药物对慢性心衰长期存活率的影响及应用原则
- 2 他汀类药物,从心血管疾病到肾脏病
- 3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现状
- 4 细胞信号转导在心肌缺血预适应中的研究进展
- 5 β阻滞剂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与低危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 6 线粒体功能异常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7 髓源性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 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研究进展
- 9 内皮素和内皮素受体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 10 衰老与血压、血管功能调控
- 11 硫化氢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 12 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机制研究新进展
- 13 盐敏感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14 030 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
- 15 脂联素与左室肥厚
- 16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 17 VVI起搏术后心房颤动与心钠素和室房逆传的关系
- 18 超声应变率显像在心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 19 012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适抗凝强度荟萃分析
- 20 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