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指标研究进展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有呈增高趋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及年龄状态分布呈年轻化趋势,也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的再通成为处理的首要任务,但是再通后患者预后仍有差别.罪犯血管开通后仍有部分患者存在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临床预后的主要问题.正确有效评估心肌梗死后左房大小、左室功能、微血管阻塞,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多序列、多......
作者:孔燕茹;刘玉胜 刊期: 2018- 01
-
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流程进展
标准、易用的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流程的制定有利于科学、合理地救治急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国内外心力衰竭研究协作组织制定了多种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治流程,并且进行了大量且有意义的探索,现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边圆 刊期: 2018- 01
-
特发性心房颤动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心房颤动作为心房颤动中的特殊类型,过去被认为是不存在危险因素而孤立发生的心房颤动,但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特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受遗传、饮酒、肥胖、运动等多个因素影响.现对特发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新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李清丽;刘又斌 刊期: 2018- 01
-
肾素/肾素前体受体在高血压中的进展
肾素/肾素前体受体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能够与肾素及肾素前体结合,增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同时可以诱导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经典的Wnt通路等,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肾素/肾素前体受体在成人和胚胎生长发育、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等疾病的发生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对肾素/肾素前体受体及其在心血管系统......
作者:顾婕 刊期: 2018- 01
-
减重手术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减点体重,少些心痛
肥胖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负担,减重手术能有效、稳定地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紊乱.同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减重手术可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肌梗死,缓解心力衰竭,减轻心血管炎症,终减少心血管事件与病死率.现对减重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效应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闫红丹;王焕亮;唐梦熊 刊期: 2018- 01
-
鞘氨醇激酶在血管相关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鞘氨醇激酶是调控机体鞘脂代谢的重要激酶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鞘氨醇激酶与临床多种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机体缺血或血管损伤时,鞘氨醇激酶可通过诱导血管新生、调节血管收缩以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应激耐受能力等多种方式避免血管内皮细胞的应激损伤,从而维持血管的完整性.鞘氨醇激酶对血管相关疾病的保护作用可通过鞘氨醇激酶/1-磷酸鞘氨醇-RAS/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及鞘氨醇激酶1/......
作者:徐倩 刊期: 2018- 01
-
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非药物疗法进展
心房颤动作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包括脑卒中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抗凝治疗作为心房颤动卒中预防的基础治疗,在中国应用不足且有一定的出血风险,随着新器械和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外科手术治疗及经皮左心耳封堵已发展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就心房颤动卒中预防非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悦悦 刊期: 2018- 01
-
无导线起搏器的现状与未来
近年来,无导线起搏器的研发与临床发展迅速,这种全新的起搏系统有望在将来取代传统的囊袋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模式的起搏系统.无导线起搏器可以完全消除囊袋和导线相关并发症,并在使用寿命上不劣于传统起搏器,实现了稳定的起搏器阈值,兼具频率应答、远程监控及抗核磁功能.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导线起搏器的植入成功率很高,且明显降低了植入并发症的发生率.虽然目前的无导线起搏产品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只能进行心室单腔起......
作者:何树楠 刊期: 2018- 01
-
扩张型心肌病猝死风险评估进展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如何更准确地识别出猝死高危人群并进行相应预防,对改善患者预后,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依据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猝死风险评估并指导心脏转复除颤器使用;但从临床试验结果看,这些患者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后恰当放电治疗率很低,提示基于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猝死风险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对近年来包括心肌纤维化、遗传、心电学等指标在猝死评估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由于猝死发生通常......
作者:胡福莉 刊期: 2018- 01
-
早期复极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早期复极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2008年Haissaguerre等研究提示早期复极可能与心脏性猝死相关,随后又有多项研究证明早期复极与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特发性心室颤动相关.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早期复极只有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才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现就早期复极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和临床预后的关系做一文献综述.......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 2 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3 T波电交替预测缺血性心脏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意义
- 4 正五聚蛋白-3:新型心血管病炎性标志物
- 5 人类心脏遗传病相关基因——腺甘酸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γ2亚基功能研究进展
- 6 炎症与心房颤动——分子机制和治疗进展
- 7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
- 8 肾素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的研究进展
- 9 肾去神经治疗:How far have we got?
- 10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与高血压
- 11 右室选择性部位起搏
- 12 008 女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绝经后服用雌二醇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急慢性疗效
- 13 胰岛素抵抗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 14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 15 经桡动脉分叉病变双支架技术及评价
- 16 持续性或慢性心房纤颤患者电击复律前应用维拉帕米的疗效
- 17 021 组织谐波超声心动图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胸痛患者危险性分层的独立价值
- 18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药物的研究进展
- 19 周围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 20 应用冠状动脉零血流压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成功血管成形术后的心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