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心肾交互损伤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心肾综合征是心肾交互损伤的终末期状态,长期的心肾交互损伤形成恶性循环,终导致两个脏器的衰竭.现有药物治疗及肾功能替代性治疗都很难使其逆转,病死率极高,临床试验开展有一定难度,需要建立动物模型来模拟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状态,为实验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其中啮齿类动物模型是实验室常用的心肾交互损伤模型.现参考Ronco的五个分型,结合心肾交互损伤机制,对国内外现有的心肾交互损伤大鼠模型及其研究进展予以归......
作者:韦震鸣;吴奕章;傅强;李志樑 刊期: 2017- 04
-
ABO血型系统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世界各国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居高不下.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等.ABO血型系统作为遗传性标志,与疾病的易感性存在一定关联,研究报道显示,ABO血型系统与心血管疾病、肿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ABO血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与O型血相比,非O型血(包括A型血、B型血及......
作者:杨雨欣;张清;罗素新 刊期: 2017- 04
-
心脏影像学参数与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患者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易于在心房形成血栓,甚至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目前研究表明,多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参数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密切相关.现对这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参数(包括心脏超声、心脏CT和心脏MRI)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安;蒋靖波;吕祥威 刊期: 2017- 04
-
肌红蛋白的代谢及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肌红蛋白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作为心脏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在心肌梗死后迅速释放入血,不仅在心肌梗死及再梗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骨骼肌疾病、肺栓塞、机体抗氧化防御、肾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控制一氧化氮的动态平衡、氧气的储存和释放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肌红蛋白是唯一一个被用作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标志物,近的研究表明在亚硝酸盐的诱导下能减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面积,改善小鼠心脏的功能;亚硝酸盐......
作者:黄磊;卓玲;赵越 刊期: 2017- 04
-
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疾病的病因,导致全身性病变,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而脂肪因子已被证实作为危险的独立影响因子.脂肪组织通过产生脂联素、瘦素、内脂素、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趋化素等脂肪因子影响着多项生理过程.动脉硬化病变与脂肪因子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现对脂肪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杨光 刊期: 2017- 04
-
桥接整合因子1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终末期表现,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其发病原因包括心肌病变、心肌代谢障碍、心脏负荷长期过重、心室充盈受限等,这些病因均可导致心脏结构和收缩舒张的功能受损.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正常进行是保证心脏有效射血的必要条件,异常的兴奋收缩耦联是发生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横管是心肌细胞完成收缩功能的关键所在,选择性地富集了离子通道和结构蛋白,如小窝蛋白-3、亲联蛋白和桥接整合因子1,现主要阐......
作者:邹卓璇 刊期: 2017- 04
-
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重要策略.然而,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心房颤动患者,面临着更高的卒中、系统性栓塞风险,同时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也增高.如何平衡临床抗凝治疗的风险、获益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现对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抗凝治疗的策略及风险与获益做一综述.......
作者:蒋小琴 刊期: 2017- 04
-
沙库必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研究概述
心力衰竭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有效减少了合并症和病死率.其中药物沙库必曲/缬沙坦已被纳入射血分数减少的心力衰竭的标准疗法.该药物可以通过同时抑制脑啡肽酶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减少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效果优于目前其他同类药物,现对该药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作者:唐文栋;沈健 刊期: 2017- 04
-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起病隐袭,常常不被重视.体位性低血压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体位性低血压通常继发于药物、体液丢失或肾上腺机能不全,慢性体位性低血压常常是由于血压调节机制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需要一个综合的病史评价,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规范的血压测量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强调首次发现的体位性低血压,并除外神经退行性疾病、淀粉样变性、......
作者:陈小姣;尚香玉;张恩翔 刊期: 2017- 04
-
微循环阻力指数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和水平的不断发展,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日趋细化,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有效地治疗心外膜血管的狭窄,但微循环的功能障碍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微循环阻力指数是一种操作简便、可靠的评估微循环的方法,现就微循环阻力指数的测量方法及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作者:闫航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微小RNA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 2 炎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 3 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
- 4 血清标志物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价值
- 5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6 慢性心力衰竭心肌重塑机制及干预治疗
- 7 治疗高血压时的心血管及冠状动脉危险评估
- 8 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心房颤动的进展
- 9 科素亚治疗心衰进展
- 10 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与糖尿病研究进展
- 11 伴代谢综合征青年人相关动脉结构与功能异常改变相关分析
- 12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评估
- 13 Rho激酶抑制剂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心腔内血栓形成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 15 PRKAG2心脏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6 伊布利特合用Ic类药物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基础与临床
- 17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8 AHA公布心血管植入式电子器械感染处理指南建议电子器械感染后需完全移除
- 19 外泌体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 030 心房颤动患者伴短暂脑缺血发作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