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低舒张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Stewart于1979年提出降压过度,尤其是舒张压降得过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并发症风险。此后大量研究逐渐证实了舒张压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J型曲线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同样体现在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因此,强化降压的理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不同人群中究竟该如何选择降压目标值,再一次成为了临床医生们面临的难题。现在分析归纳一些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对降压过程中低舒张压与心......
作者:罗富健(综述);黄建凤(审校) 刊期: 2016- 05
-
经导管去肾交感神经治疗研究进展
近年来,许多国家在临床应用中开始探索经介入手段行去肾交感神经(renaldenervation,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途径。尽管HTN-3研究的阴性结果未能证实RDN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但证实了手术后至6个月时的安全性。目前,RDN治疗对心脏功能及心血管重构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日益受到更多关注。现就经导管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及对心脏重构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做一综述。......
作者:王礼琳(综述);范洁(审校) 刊期: 2016- 05
-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新发心房颤动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程中,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与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不良预后关系密切,因此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引起了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作者:刘鹏飞;王楠楠;张博阳(综述);刘如晨;李田昌(审校) 刊期: 2016- 05
-
microRNA在心力衰竭病理变化过程中的调节意义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其通过沉默或降解信使核糖核酸而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翻译,约1/3的人类基因受到miRNA的调节。在心血管领域,它参与心脏如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肌凋亡、心力衰竭等病理改变的调节过程。明确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对其应用研究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伟东(综述);易永盛;周洋洋(审校) 刊期: 2016- 05
-
超声心动图评价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
肿瘤已成为公共健康问题,抗肿瘤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超声心动图的经济、无创、普及性高等特点决定了其在评估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然而以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监测心脏毒性往往为时已晚。利用斑点追踪技术早期发现心脏毒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超声心动图评估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汪羚利;陈少敏(综述);李昭屏(审校) 刊期: 2016- 05
-
运动员潜在心血管疾病筛查面临的挑战
研究表明,与非运动员相比,同样心脏基础的运动员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更高,因此关注运动员的心脏病筛查非常有必要;但运动员心脏与心脏疾病存在众多重叠之处,且针对黑人运动员的研究甚少,黑人运动员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更高,更为运动员心血管病筛查增加了难度。详细回顾运动员心脏性猝死的常见病因,并深刻剖析运动员心血管筛查面临的挑战及困境。......
作者:童文娟(综述);周建中(审校) 刊期: 2016- 05
-
瘦素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中的研究进展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由脂肪细胞分泌,通过与瘦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物活性效应,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营养物质代谢如糖类、脂类,调节能量平衡,促使机体抑制食欲,促进能量消耗,减少脂肪细胞合成,降低体质量。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病变,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诸多研究表明瘦素可能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发展,现就近年来瘦素参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吴高祥(综述);楚天舒;武力勇(审校) 刊期: 2016- 05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口服抗血小板治疗新进展
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基础治疗。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在缺血获益方面更有优势,但前者增加出血风险,后者对患者依从性有更高要求。现总结不同临床情况下P2Y12受体抑制剂的选择、治疗时机和疗程方面的临床证据和相关指南,为临床提供参考。患者停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原因影响临床预后,降低出血风险、加强医患沟通可提高......
作者:陈艳(综述);袁晋青(审校) 刊期: 2016- 05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障碍“双心”诊治新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脏基础疾病的终末阶段,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精神心理障碍发病率高,慢性心力衰竭中合并焦虑、抑郁、惊恐等心理障碍的患者称“双心”患者,为了管理这部分患者,现代医学强调在治疗心脏器质性疾病的同时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方式实现“双心”同治,“双心”共治,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双心医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临床问题也日益凸显......
作者:王瑞钰;胡兰(综述);罗素新(审校) 刊期: 2016- 05
-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迷走神经刺激作为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及促进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的措施之一,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已有多个大型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已发表了部分研究成果。现对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心力衰竭的热点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赵爽(综述);唐闽;张澍(审校)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多巴胺受体与其他血压调节系统的交互作用在高血压研究中的地位
- 2 二尖瓣术后左心房重构的分子与电子机制
- 3 生理性起搏及临床应用
-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与高血压
- 5 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机制与诊断的研究进展
- 6 血管紧张素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关系研究进展
- 7 叶酸摄入与女性高血压发病危险间关系
- 8 内皮祖细胞在成体新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9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可以从宽
-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 11 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处理策略
- 12 019心房利钠肽抑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重塑的疗效
- 1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介导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14 长QT综合征治疗新进展
- 15 冠心病调脂治疗新靶点相关进展
- 16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治疗进展
- 17 009B型利钠肽的新用途:不仅是收缩功能紊乱的特异性指标,而且是器质性心脏病的指针
- 18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研究进展
- 19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与高血压
- 20 肌钙蛋白T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