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Timothy 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Timothy综合征,即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8型,是由于编码L型钙通道的CACNA1C基因发生突变而产生的罕见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疾病,常导致严重的表型异常以及过早死亡。目前对Timothy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β受体阻滞剂、安置心脏起搏器、使用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左侧颈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等,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尚缺乏证据。......
作者:房晨鹂;范新荣(综述);蔡琳(审校) 刊期: 2016- 01
-
Marshall束电生理特性及相关的房性心律失常
已知Marshall韧带参与了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维持,然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肌性结构———Marshall束尚无详细报道。现就Marshall束的解剖及其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电生理特性、折返机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蕾;刘书旺(综述) 刊期: 2016- 01
-
长期抗凝者植入心脏植入装置围手术期抗凝策略
大量需要植入心脏植入装置的患者正在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围手术期面临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双重风险,多数指南推荐根据患者血栓栓塞危险度决定抗凝方案。围手术期进行肝素桥接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增加囊袋血肿发生的风险,而不间断华法林可能是平衡利弊的优秀策略。现对长期抗凝者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植入围手术期抗凝策略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姜运秋(综述);田颖(审校) 刊期: 2016- 01
-
心房颤动治疗新技术--冷冻球囊消融
心房颤动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疗效较为肯定,但是仍需要改进。冷冻球囊消融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技术,在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得到了认可。中国在近年也逐渐开展该项技术。现就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做一综述。......
作者:贺鹏康;周菁(综述) 刊期: 2016- 01
-
心房颤动消融相关性无症状性脑缺血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对心房颤动及其并发症,特别是对脑卒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共识。导管消融治疗因其效果可靠、安全性好成为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并发症之一,消融相关性无症状性脑缺血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其高发生率及潜在的风险,使得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受到质疑。现对心房颤动消融相关性无症状性脑缺血的概念、解读、危险因素、病理生理过程等进行梳理,并尝试提出目前研究的局限......
作者:都明辉;施海峰;佟佳宾;陈浩;杨杰孚(综述) 刊期: 2016- 01
-
文摘
001左室内径和心脏猝死危险分层间关系[NarayananK,ReinierK,TeodorescuC,etal.JAmHeartAssoc,2014,3(5):1-7(英文)]心脏猝死(SCD)发生负荷并不低,且预后恶劣,尤其是院外发生者,究其原因多系心血管病所致,而植入心脏复律除颤起搏器(ICD)可有效防治SCD。然而既往关于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SCD危险分层间关系尚不清楚,现......
作者: 刊期: 2016- 01
-
《心血管病学进展》稿约
......
作者:《心血管病学进展》编辑部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I活性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新早期标记物的诊断价值
- 2 细胞凋亡与心律失常
- 3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胸痛--发病率及病理生理学分析
- 4 碎裂电位的自主神经机制
- 5 环孢霉素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和治疗进展
-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治疗
- 7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危险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 8 他汀类药物与血管内皮功能
- 9 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进展
- 10 多聚物型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 11 AT1受体在高血压左室重构中的作用
- 12 血小板功能检测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3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之适应证更新——亦宽?亦严?
- 14 晕厥的诊断思路
- 15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治疗
- 16 钙通道阻滞剂的血液流变学效应
- 17 β1-受体自身抗体与慢性心力衰竭
- 18 Absorb TM生物可吸收支架临床研究进展
- 19 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将为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带来希望
- 20 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