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P2Y1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增加,对临床工作造成了困扰.现重点阐述P2Y1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并为临床决策提供建议.......
作者:朱佩 刊期: 2015- 05
-
室性期前收缩形态诊断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形态在窦性激动时未出现异常Q波而无法诊断时,可用室性期前收缩的Q波提前诊断心肌梗死,且能准确反映梗死的部位,具有显著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特异性达97%.由于仅用单次描记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概率自然会减少,敏感性约33%,若多次心电图描记和用Holter监测可提高其敏感性.并要结合病史,必要的检查,综合判断,不除外非梗死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施晶晶;陶以嘉;徐大立 刊期: 2015- 05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抗血小板治疗尤其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氯吡格雷治疗的个体差异性及更强抗栓治疗获益的需求,新的P2Y12受体拮抗剂如替格瑞洛、普拉格雷等被不断研发,且被更多的循证医学证实更有效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同时静脉制剂的研发,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未来,如何降低心血管患者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避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
作者:周召锋 刊期: 2015- 05
-
冠状动脉钙化研究进展
冠心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之一,并呈年龄依赖性.现就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钙化的检测手段及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意义等方面作论述.......
作者:刘强 刊期: 2015- 05
-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一种炎症性疾病.C反应蛋白作为与炎症有关的急性期蛋白,在炎症与高血压的关联中是被研究多的.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不仅独立相关于高血压,而且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支持C反应蛋白是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子.也有研究显示,尽管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相关,但并不能判断其因果关系.现将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作者:何平 刊期: 2015- 05
-
心房颤动与离子通道重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可导致心力衰竭、脑栓塞、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是中国老年人发病率、致残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大量研究表明,心脏离子通道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疗效欠佳,并发症较多.因此探索有效的离子通道药物,对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延缓心房颤动的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
作者:赵璐 刊期: 2015- 05
-
中国常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通畅率及疗效
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常采用一支乳内动脉加一支或多支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大隐静脉会逐渐粥样硬化而闭塞,动脉的通畅率远高于大隐静脉.左乳内动脉已常规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应用双侧乳内动脉相比,左乳内动脉加大隐静脉被认为是远期死亡、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乳内动脉用于左侧冠状动脉时通畅率一样;原位或复合桥移植时所有的乳内动脉通畅率相同,但吻合于主动脉时通畅率降低,所以原位乳内动脉通畅率高于游离......
作者:齐弘炜 刊期: 2015- 05
-
LCZ696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LCZ696是第一个脑啡肽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联合阻滞的药物,脑啡肽酶能降解具有生物活性的利钠肽和其他几种血管活性物质,利钠肽具有排钠、舒张血管、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交感张力、抗心肌细胞肥大等作用,脑啡肽酶阻滞剂可增加血浆利钠肽水平,而单独的脑啡肽酶阻滞剂并未带来临床荻益,它需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药物联用.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患者中使用LCZ696后,特别是在收......
作者:成哲 刊期: 2015- 05
-
脑啡肽酶抑制剂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脑啡肽酶是一个含锌离子的Ⅱ型膜蛋白金属内肽酶.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显示脑啡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脑啡肽酶的活性,发挥抑制利钠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纤维化、延缓心肌重构、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等作用.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转化的初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好,可改善预后,其临床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作者:克丽比努尔·吾提库尔 刊期: 2015- 05
-
MG53蛋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发现mitsugumin53(MG53)蛋白是广泛表达于心肌和骨骼肌tripartitemotif的家族成员之一.它可以通过与微囊蛋白-3结合后形成复合物进而与磷酸肌醇3-激酶的P85亚基结合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酶通路,借此参与缺血前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新研究发现,MG53蛋白还可通过与胰岛素受体1结合后导致泛素依赖的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终导致胰岛素抵抗和代......
作者:邓文政;邓平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饮酒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2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经皮介入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 3 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现状
- 4 溶血磷脂酰胆碱G-蛋白偶联受体G2A的研究
- 5 自主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 6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 7 血红素氧合酶-1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 8 更年期女性抑郁症与冠心病
- 9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代谢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10 内皮祖细胞与支架内再狭窄
- 11 缬沙坦预防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12 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研究进展
- 13 心肾综合征的新进展
- 14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心脏移植
- 15 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 16 非接触标测在室性心动过速消融中的应用
- 17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 18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正负调控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19 TCT热点
- 20 与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有关的慢性咳嗽:Framingham hear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