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心脏晚钠电流--慢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防治的新靶点
恶性心律失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能为防治心脏性猝死提供重要的分子学靶点。晚钠电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中的异常增高并参与了后除极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现就晚钠电流与慢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张曼(综述);王礼琳;张进(审校) 刊期: 2015- 04
-
利伐沙班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或全身性栓塞已有充分的临床应用证据,但其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用药策略尚无统一意见。通过对相关临床研究进行分类分析,以期为利伐沙班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手术期的临床合理应用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余香(综述);肖骅(审校) 刊期: 2015- 04
-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在临床中的应用
结构完整、功能良好的血管内皮是血管壁的天然屏障,保护着血管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启动的关键因素,早期发现并干预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是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关键。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中具有无创、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方法,研究证实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冠状动脉的狭窄、心肌梗死患者心脏......
作者:崔亚萌(综述);王小飞(审校) 刊期: 2015- 04
-
心脏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及其在肥厚型心肌病研究中的应用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心血管疾病影像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新的心脏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如钆延迟强化显像、T1及T2mapping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从组织学水平观察活体的心脏组织。这些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中,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该种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甚至推动临床诊疗工作产生了巨大进步。现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雷晓琳;陈石(综述);陈玉成(审校) 刊期: 2015- 04
-
外泌体在心肌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导致大量的心肌细胞死亡并终发展成为心力衰竭,致死率仍很高。外泌体是由细胞内的多囊泡小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的小囊泡。外泌体通过运送蛋白质、RNA到靶细胞,起到细胞间的信息和物质传递作用。实验证明,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释放大量的外泌体到细胞间隙和血清中。现就外泌体在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安琪;杨建强;徐长庆;张力(综述);田野(审校) 刊期: 2015- 04
-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新进展
目前,冠心病治疗手段主要是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临床上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患者多选择微创介入治疗,但尤其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根据SYNTAX积分或指南,多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而,心脏外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等缺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也存在血管再狭窄、血栓等事件风险,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孕育而生,现就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定义、手术策略及......
作者:侯婷婷;刘广忠;孙丽;赵冠棋(综述);李悦;李为民(审校) 刊期: 2015- 04
-
冠状动脉钙化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标志,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对预测心血管事件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进展,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因此,进一步了解冠状动脉钙化发生机制、危险因素等对临床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娜(综述);田文(审校) 刊期: 2015- 04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是心脏病患者丧失劳动力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是当今医学面临的一大挑战。心脏康复即通过健康教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合理的运动训练、营养指导和心理疏导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现就如何进行综合的心脏康复及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敏敏;班努·库肯;肖小林(综述);严金龙(审校) 刊期: 2015- 04
-
CYP2 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氯吡格雷个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氯吡格雷是一个无活性的前体药物,需要经过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活化后才能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而编码CYP酶的基因具有多态性,且大部分等位基因功能减弱。在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人群中,CYP2C19功能缺失型等位基因的携带者与未携带者相比,氯吡格雷活化代谢产物水平显著下降,从而导致血小板抑制效果明显下降,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血栓风险大幅增加。现就近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婧(综述) 刊期: 2015- 04
-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与冠心病治疗方案选择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使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判定心肌缺血相关病灶准确性极佳,通过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确定冠心病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疗效并节约资源。如果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就应考虑血运重建治疗;而无显著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灶则可通过药物治疗。......
作者:谢晓川(综述);饶莉(审校) 刊期: 2015- 04
动态资讯
- 1 030 心房颤动患者伴短暂脑缺血发作相关研究
- 2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对血压的调控和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 3 PPAR-γ激动剂的降压作用
- 4 营养不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预后的影响
- 5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诊治新进展
- 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与自主神经的关系
- 7 醛固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 8 奈西立肽在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地位
- 9 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心房的影响
- 10 踝臂指数在冠心病及其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 11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12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 长期抗凝者植入心脏植入装置围手术期抗凝策略
- 14 顽固性高血压的器械治疗
-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发病机制探讨
- 1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 17 抗疟药物的心脏毒性
- 18 内脂素与心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提高血流储备分数准确性的探讨
- 20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