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13年第5期文章
  • 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复流现象机制的研究进展

    无复流现象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再通治疗的成功率,因此如何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已成为当今心脏内科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无复流现象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对无复流现象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侯倩 刊期: 2013- 05

  •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的成因和防治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重要议题.支架内血栓是介入治疗主要的并发症,可导致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等临床事件,严重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现将根据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重点阐述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治疗原则.......

    作者:金辰 刊期: 2013- 05

  •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疾病,是青年人常引起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基因检测充分诊断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合理的药物或者外科或导管消融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熊峰;刘春霞 刊期: 2013- 05

  • 高血压血管病变及其无创性动脉结构和功能检测

    随着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的持续上升,由此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也持续增加,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避免其带来的负担,对高血压心、脑并发症的一级预防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即在高血压病早期检测患者血管功能,进行针对性指导或医学干预,从而达到延缓高血压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高血压血管病变及其无创性动脉结构和功能检测方法,进一步强调对高血压患者行早期无创血管病变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秦亚录 刊期: 2013- 05

  •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再狭窄是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如何提高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早期诊断率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生化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从炎性标志物、新生内膜标志物、血小板激活标志物、代谢标志物、微小核糖核酸等几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报道的心血管生化标志物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早期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提供依据.......

    作者:罗浩;王新全;王甲良 刊期: 2013- 05

  • 低氧及其低氧诱导因子-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颈动脉、周围动脉等疾病极为重要的潜在病因,它可以引起很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当组织或细胞内可利用的氧浓度降低时,低氧诱导因子-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泡沫细胞的形成、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血管新生、ATP的消耗等.......

    作者:张立平;YANG Yongjian 刊期: 2013- 05

  • 经皮二尖瓣反流的介入治疗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从无法治疗到能够治疗,从创伤性治疗到可以微创、甚至无创性治疗,目前,微创治疗是心脏疾病发展的方向.可以预见,经皮导管二尖瓣成形术即将开辟二尖瓣反流(MR)治疗的全新时代,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微创治疗优点明显,首先无需皮肤切开,不留疤痕,无需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无需输血,在完全生理状态下,应用房间隔穿刺技术,通过超声心动图、......

    作者:周达新;葛均波 刊期: 2013- 05

  • 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的现状和未来

    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已有近30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展,因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有效性,近期、远期结果满意,逐渐取代外科闭式或直视式二尖瓣分离术,成为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现就其现状和未来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宏;曾智 刊期: 2013- 05

  •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应用前景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具有潜在血栓栓塞的风险,使得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至关重要.华法林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基本治疗,但它的使用受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往往有使用禁忌或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多数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位于左心耳处,这推动了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发展.现回顾近年来经皮左心耳封堵装置的临床试验结果并对其作出评价,从而探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

    作者:何璐;张玉顺 刊期: 2013- 05

  •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与评估

    先天性心脏病在我国是引起肺动脉高压常见的病因.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导致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丧失手术的机会.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的规范化诊断与评估,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现就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的定义、发病机理、临床分类、诊断与评估作一简要阐述.......

    作者:姚青;宋治远 刊期: 201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