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血管闭合器应用的现况与展望
股动脉径路是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的主要途径.然而,股动脉径路穿刺的围术期血管并发症仍是每个介入医生时常面对的问题.研究显示,与压迫止血比较,血管闭合器可减少围术期血管并发症,缩短患者制动时间,增加患者舒适度.现就相关内容及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刘百球 刊期: 2010- 03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系统的变化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死亡率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贫血和高凝状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且是恶性心脏事件的独立影响因子.一些研究显示纠正贫血和高凝状态可能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0- 03
-
大麻素系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麻素系统包括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受体;降解大麻素的酶.研究显示大麻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主要体现为:大麻素受体1与摄食,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大麻素受体2与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关系密切;大麻素降解酶可抑制体内的炎症物质产生,改善与年龄相关的心脏功能降低.以上这些都具有潜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深入探讨大麻素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作用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开发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作者:赵艳 刊期: 2010- 03
-
脑钠肽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脑钠肽是心室肌细胞在室壁牵张力刺激下分泌的一类肽类激素,因其反映心室前后负荷及收缩、舒张功能的敏感性与无创性,广泛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现主要针对脑钠肽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作者:姚玮 刊期: 2010- 03
-
Catestatin——新发现的调节血压和心脏功能的蛋白
Catestatin是一种新型的心血管活性多肽,通过抑制儿茶酚胺的作用和促进组胺的释放对血压及心脏功能进行调节,现就Catestatin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生物学效应、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作简要综述.......
作者:朱丹 刊期: 2010- 03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等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密切相关,内皮功能损伤和炎性反应可能参与病理生理机制并发挥重要作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可引起心肌缺血,临床上可表现为心绞痛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甚至猝死.小样本随访研究也表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预后较差.现就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特点、诊治和预后综述如下.......
作者:李军 刊期: 2010- 03
-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及临床应用
心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为动脉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且其弹性改变早于结构改变.脉搏波传导速度是评估动脉血管早期功能变化简捷、有效、可重复性的非侵入性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各种危险因素对血管的损伤,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对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干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其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并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韩文杰 刊期: 2010- 03
-
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术曾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标准治疗,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已成为左主干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进一步规范患者的选择,科学选择治疗策略及相关器械有助于提高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如何加强患者的定期随访、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的监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汪国忠;吕树铮 刊期: 2010- 03
-
维生素D状态与心血管危险
已知维生素D重要的功能是维持人体钙离子代谢的平衡.近些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因此维生素D是否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颇为引人注目.一些研究提示维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和缺血性心脏病等.但其致病机制和影响程度尚不十分明确.现综述了目前有关维生素D状态与心血管危险间关系的假设机制,并探讨为......
作者:吉薇;蒋雄京 刊期: 2010- 03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率的争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高血压人群中患病率的争论持续存在,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现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率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病率争论的原因,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董徽;蒋雄京 刊期: 2010- 03
动态资讯
- 1 体力活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 2 β-受体阻滞剂对衰竭心脏中心肌细胞炎性因子、一氧化氮和心肌重构的影响
- 3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 4 延迟整流钾电流(Ik)对心肌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5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 6 缺血修饰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7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
-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 9 抑郁症与冠心病
- 10 炎症与组织因子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 11 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12 冠心病患者的疾病解释
- 13 膜连蛋白V和乳凝集素与早期检测易损斑块的关系
- 14 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 15 肥胖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 16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 17 血管内放射治疗预防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 18 铁代谢与心血管疾病
- 19 达比加群酯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进展
- 20 肾动脉狭窄发生一过性肺水肿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