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骨保护素系统在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骨保护素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通过与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竞争性的与其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结合来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从而在骨代谢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骨保护素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糖皮质激素、雌激素),转录因子等.近年来研究发现骨保护素也参与了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骨保护素在血管系统的疾病中有不同程度......
作者:杨伟;李裕舒 刊期: 2009- 06
-
卤族类吸入麻醉药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的药物防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大量的基础研究证实吸入麻醉药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在一些临床试验中也得到初步证实,其保护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现就其在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Ca~(2+)超载、氧自由基、细胞因子,一氧化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方衍锋;张锦英;刘国利 刊期: 2009- 06
-
心肌缺血后处理研究进展
缺血后处理是在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早期对心脏进行数次短暂的再灌注/缺血处理的方法.它是缺血心脏有效的内源性保护现象,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心肌坏死与功能障碍,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人们对其发生机理、信号通路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已作了较多研究.现对缺血后处理的特征、心肌保护作用、分子机制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邱清艳;秦俭 刊期: 2009- 06
-
瞬时外向钾电流及其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
瞬时外向钾电流是动作电位复极的重要成分;瞬时外向钾电流在维持心脏正常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机体代谢水平、抗心律失常药物、疾病状态等都会影响瞬时外向钾电流的表达和强度.......
作者:张紫冠;李卫华 刊期: 2009- 06
-
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心锚重复蛋白
心锚重复蛋白属于锚蛋白重复序列蛋白家族成员,是一个核转录辅助因子,在转录过程中起辅助激活物和辅助阻遏物的作用.心锚重复蛋白受Nkx2.5、转化生长因子-β/Smad、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多条信号通路调节,在心脏生长发育、血管新生、细胞凋亡、维持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心肌肥厚、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律失常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作者:李向东;杨跃进 刊期: 2009- 06
-
中心动脉压及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
中心动脉压不同于肱动脉血压,其与一些相关指标是心血管疾病及事件的真正关联因素.在许多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中心动脉压及其相关指标会发生变化,检测中心动脉压及其相关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飞;陶军 刊期: 2009- 06
-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是临床上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心肌梗死远期心脏性死亡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有多重因素参与相互促进,共同维持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低能量的体外震波治疗有多项机制调节参与改善和恢复坏死区休眠心肌细胞功能,重新建立胶原代谢平衡,终止和缓解心室重塑发展.现综述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发生机制;阐述震波治疗的生物效应及体外心脏震波治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潜......
作者:陶四明;王钰;郭涛 刊期: 2009- 06
-
T波电交替计算机检测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T波电交替现象可见于长QT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变异型心绞痛、心脏性猝死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它在预测室性心律失常方面与电生理检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定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脏性猝死的可信、实用的技术之一.现在,T波电交替已经成为了一种廉价、方便的非侵入式心电检测方法.现综述T波电交替的研究背景、产生机制、检测方法及其临床研究,并简要分析了T波电交替的研究方......
作者:王娟;黄忠朝;刘正春 刊期: 2009- 06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治疗策略
尽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动脉桥血管被广泛使用且远期通畅率高,但大隐静脉移植物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使用多的桥血管,而大隐静脉移植物术后10年通畅率大约60%.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心内膜增生和粥样硬化等.防治静脉移植物再狭窄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血管外支架.现就上述治疗方案作一综述.......
作者:邱雪峰;董念国 刊期: 2009- 06
-
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对冠状动脉钙化检测的国外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的标志,反映了粥样硬化斑块,特别是钙化斑块的存在和分布.在过去10余年里.大量电子束计算机体层扫描研究围绕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价值、检测方法和可重复性以及冠状动脉钙化演变等热点问题展开.随着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它在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方面的价值也在成为热点,现就对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在这些方面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鲁锦国;吕滨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进展
- 2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在临床中的应用
- 3 先天性心脏病无创影像学诊断进展
- 4 血管支架再内皮化研究进展
- 5 胰岛素对血管平滑肌α肌动蛋白基因变异的影响机制
- 6 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检测心宣晚电位变异性的临床意义
- 7 对2007年ESC/ESH高血压指南的理解及评价
- 8 经皮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的现状与进展
- 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0 生长分化因子-15的心血管作用
- 11 慢性心房颤动血栓前状态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 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重视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与诊治
- 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循环炎症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15 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移植血管的选择
- 16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现代诊断
- 17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8 T波电交替预测心力衰竭病人心源性猝死价值的新分歧
- 19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腔内治疗的策略与技术
- 20 中介素/肾上腺髓质素-2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