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高血压与内皮祖细胞
在高血压中内皮祖细胞功能受损或数量下降,其机制包括高血压对内皮祖细胞动员的抑制作用,加速其老化或凋亡,损伤血管内皮从而使内皮祖细胞需求量增加等.一些高血压治疗方式如体育锻炼、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降压之外的改善内皮祖细胞功能或增加其数量的作用.......
作者:胡剑平;谈世进 刊期: 2008- 01
-
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早期和晚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已逐渐受到重视,目前的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现就其发生率、原因、危险因素等作一综述,并分析其研究结果差异、结论矛盾等可能原因.......
作者:周懿之;陈杰;王祥瑞 刊期: 2008- 01
-
胱抑素C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既往研究已明确胱抑素C是评价肾功能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然而近年的研究提示胱抑素C跟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冠心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反映了胱抑素C生物学的非肾性方面,其中可能通过参与炎症过程而发挥作用.......
作者:徐志强;王骏;王鸣和 刊期: 2008- 01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应用现状
随着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广泛应用,如何选择适应证以及术后疗效的判断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存活心肌的检测,区分心肌损害的可逆性(冬眠心肌、顿抑心肌)和不可逆性(瘢痕组织),对冠状动脉的血运重建术具有决策和预后判断价值.目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被认为是一种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存活独特、无创而敏感的方法.通过回顾近年来PET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各种方法及对照研究,概述PET对估价存活心肌的......
作者:燕建锋;何胜虎 刊期: 2008- 01
-
多聚物型可吸收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由可吸收多聚物为平台,具有与金属支架相当的的支撑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既可以暂时支撑管壁,抑制早期血栓形成及晚期新生内膜增生,还可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实现局部控制释放,达到有效防止支架置入后的血管急性闭塞和降低再狭窄率.......
作者:郭妍;秦永文 刊期: 2008- 01
-
冠心病与焦虑症
焦虑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在一般人群中,其患病率为4.1%~6.6%.而在冠心病病人当中,其患病率约为40%~70%.可见焦虑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现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现状及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探讨冠心病与焦虑症的关系.说明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中,抗焦虑治疗和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同等重要.......
作者:代华磊;杨蓓;李建美;李易 刊期: 2008- 01
-
右室选择性部位起搏
右室心尖部起搏产生异常心室电活动,导致心室不同步收缩、腔内分流和二尖瓣反流,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目前一些研究提示右室选择性部位起搏有较右室心尖更好的电生理稳定性和心室同步性,同时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但终结果还有待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作者:蔡琳;燕纯伯 刊期: 2008- 01
-
雌激素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保护作用
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后,除缺血缺氧损伤外,再灌注损伤更为严重,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再灌注区氧自由基、中性粒细胞聚集、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一氧化氮(NO)/内皮素比例失调,Ca2+超载和β-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变化等.雌激素对缺血性心脏病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多样,可通过影响氧自由基、钙离子通道、NO合成、肾上腺素受体以及脂质代谢等,以依赖或非依赖雌激素受体的途径对心血管系统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吴芹;孙红 刊期: 2008- 01
-
他汀类药物抗心房颤动作用
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其确切作用机制不明,可能与改变心肌离子通道与载体;抗炎作用;延缓心肌组织、电重构;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等有关.......
作者:殷跃辉;石伟 刊期: 2008- 01
-
心脏电活动的非线性分析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危险预测
心脏电活动是非线性的,非线性是复杂性产生的根源,所以识别心电的本质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迄今已有很多识别心电特征的指数,这些指数各有特点并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危险预测中.......
作者:赵进军;张颖;李为民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
- 1 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 2 A型核纤层蛋白基因突变致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 3 微小RNA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 4 缺血性心肌病的血运重建治疗
- 5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鱼精蛋白反应
- 6 多排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进展
- 7 心房颤动自主神经机制与神经节消融
- 8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 9 吸人一氧化氮的毒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 10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研究进展
- 11 顽固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 12 白大衣高血压研究进展
- 13 科素亚治疗心衰进展
- 14 032 心房纤颤病人抗心律不齐和抗血栓药物治疗
- 15 β阻滞剂治疗对心肌梗死后高危与低危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 16 长QT综合征和自主神经系统
- 17 心力衰竭中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 18 六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一种简单客观方法
- 19 心脏X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 2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诱导剂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