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7年第2期文章
  • 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2在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随着老年化和医学的发展,心力衰竭成为了21世纪心血管两大流行疾病之一.近的研究显示:单独使用临床手段诊断心力衰竭仍不够准确,故而,寻找较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协助诊断就成了当务之急.GRK2也被称之为β肾上腺素受体激酶(β-ARK1),是G蛋白耦联受体激酶家族(GRKs)成员之一,其在心脏中有着较为特异的表达,且随着患者心功能的变化,其表达水平及活性亦发生了相对特异的相应变化.由此,我们猜测,GRK......

    作者:黄秋萍;金炜 刊期: 2007- 02

  • 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心肌肥厚是许多心血管病的病理结果,可引起心力衰竭,增加猝死发生率.因此,探讨心肌肥厚发生机制,寻求延缓和治疗心肌肥厚的新途径,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钙调神经磷酸酶(Ca2+/钙调素调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心肌肥厚的形成.现综述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在心肌肥厚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张荣成;王萌萌;王建春 刊期: 2007- 02

  •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多种机制参与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预后严重.基因治疗是较有希望治愈心力衰竭的方法之一.随着基因载体、基因转移方法的进步以及对心力衰竭机制认识的深入,目前研究的靶基因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现将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汇;毛用敏;王佩显 刊期: 2007- 02

  • 左心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左心瓣膜术后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及其加重严重影响瓣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如何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左心瓣膜疾病合并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已成为心脏外科的热点,现就其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朱鹏;萧锡俊 刊期: 2007- 02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证实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内皮功能障碍与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的酶的基因突变及营养性B族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缺乏均可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B族维生素可通过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内皮功能.......

    作者:加娜提;张向阳 刊期: 2007- 02

  • 心血管疾病的胶原重塑及其干预研究

    心脏的细胞外间质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的胶原蛋白组成.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致病因子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合成和分泌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于心肌间质,导致心脏胶原重塑,由此引起心脏结构、功能异常.抑制胶原重塑,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因此,对心脏胶原代谢的干预为防治心血管疾病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彭林林;吴强 刊期: 2007- 02

  • 高敏性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现已明确,慢性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这种炎症的敏感性指标--高敏性C反应蛋白,它与冠心病的关系已被广泛展开研究,且越来越显示出:高敏性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的一个危险标志物,其水平的高低对冠心病的发生或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降低它可能对该病有潜在的防治作用.......

    作者:董秀云;赵平;杨思进 刊期: 2007- 02

  •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进展与展望

    随着新型介入器械的出现和介入技术的提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仍然是目前介入治疗的难点和热点.现就相关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葛均波;葛雷;黄榕翀 刊期: 2007- 02

  •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通常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时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程度在30%~70%的病变,大约占CAG检查发现的冠脉病变的30%左右.根据生理学和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显示,由于冠状动脉具有自我调节和储备功能,因此,只有当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以上才会影响供血,尤其是在心脏负荷状态下,才表现为局部心肌的血流灌注下降,导致心肌缺血.正确估测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在冠心病介入性诊治中至关......

    作者:陈纪言;李光 刊期: 2007- 02

  • PCI器械选择常规与进展

    目前在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量每年正以10%的速度递增,伴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及新的相关医疗器械的不断问世,PCI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介入医师所关注.选择正确的病例、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以及术者的操作技巧是保证PCI手术成功的三大关键因素.......

    作者:吕树铮;宋现涛 刊期: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