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VVI起搏术后心房颤动与心钠素和室房逆传的关系
长期心脏起搏的患者,有部分并发心房颤动,尤其是VVI起搏者.本文主要阐述VVI起搏术后心房颤动与血心钠素和室房逆传的关系,为选择适当的起搏器和起搏方式以及临床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起搏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
作者:谭立红;蒋金法 刊期: 2006- 05
-
多巴胺受体与其他血压调节系统的交互作用在高血压研究中的地位
肾脏是人体负责钠排泄的重要器官,多巴胺由于其强大的抑制肾脏钠重吸收作用而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的5个亚型均直接或间接通过与其他血压调节系统的交互作用,参与肾脏钠通道或血压的调节.现就多巴胺受体在调节机体血压和肾脏利钠、利尿作用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琰;曾春雨;杨成明 刊期: 2006- 05
-
高血压血管重塑和醛固酮
高血压血管重塑贯穿了整个高血压病理过程.血管作为一个独立的器官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针对高血压血管重塑的概念、机制以及醛固酮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万昕红;刘晓惠 刊期: 2006- 05
-
心肌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检测高血压心肌纤维化
应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可对心肌组织学异常进行量化评价,能客观反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程度,现就声学密度各参数改变与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贾芳;杜乃立 刊期: 2006- 05
-
血管紧张素-(1-7)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终末活性产物,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抑制细胞增殖、抗血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作用.现就血管紧张素-(1-7)的生成、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的受体作一综述.......
作者:梁斌;杨志明;肖传实 刊期: 2006- 05
-
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物对勃起功能的影响与研究进展
高血压与抗高血压药物均与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有密切关系,现就其相互影响及机制作一综述,并对高血压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的防治对策作一简单介绍.......
作者:王东伟;史桂霞;夏小明 刊期: 2006- 05
-
抗高血压药物与新发糖尿病
复习近年有关研究及相关文献,旨在了解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与传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作者:张保敏;郭艺芳 刊期: 2006- 05
-
病理状态下心肌预适应的研究进展
研究表明,在衰老、心肌肥厚、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状态下,心肌预适应和正常状态下预适应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受到不同的种属和实验模型,不同的预适应模式或方案以及对疾病病程等方面的影响,预适应对心脏作用的研究结果很不一致.为此进一步加强在病理状态下预适应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特别是阐明预适应的有效性、适应证、合理选择预适应方法和强度以及联合治疗本身疾病的药物是否影响预适应的效果等问题,将有助于......
作者:马世玉;马业新 刊期: 2006- 05
-
B类I型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B类I型清道夫受体是第一个在分子水平上证实的位于细胞表面的高密度脂蛋白受体.B类I型清道夫受体有多种配体,可以介导胆固醇及其他脂质在高密度脂蛋白和细胞之间转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莫中成;尹小波;易光辉 刊期: 2006- 05
-
肥胖并发高血压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肥胖是高血压发生中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现综述肥胖并发高血压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晓慧;徐新娟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微血管病变与缺血性心脏病
- 2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迟的研究进展
- 3 心房颤动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 4 心房纤维化与基质消融
- 5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 6 血管外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 7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研究进展
-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剂量
- 9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 10 一氧化氮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 11 糖尿病和血管疾病:病理生理、临床结果和治疗 第一部分
- 12 05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预防心房纤颤电重构
- 13 MicroRNAs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 15 心房电重构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16 类风湿关节炎血脂特征及其管理
- 17 高血压的治疗与离子通道相关性研究进展
- 18 糖耐量异常与血管重塑关系的探讨
- 19 显性预激间隔旁道体表 12导联心电图定位鉴别诊断标准
- 20 血管病变治疗与血管健康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