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白细胞介素10在心脏移植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白细胞介素10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它能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或减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程度,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因此,白细胞介素10在心脏移植免疫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现就白细胞介素10在心脏移植体中的表达和意义、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及其在心脏移植中应用研究的现状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伟栋;倪一鸣 刊期: 2005- 05

  •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肺动脉栓塞作为一种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但缺乏确实有效的单一无创检查方法,现就各种诊断方法及其进展,尤其是合理的选择进行综述.......

    作者:徐亚妹;王齐兵;葛均波 刊期: 2005- 05

  •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不稳定斑块的形态特点及病理生理特性的研究,对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水平,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通过对动物动脉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的损伤建立起不稳定斑块的动物模型,目前对不稳定斑块的研究主要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不稳定斑块有其特点:大的脂核、薄的纤维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坏死因......

    作者:徐宝华;赵慧颖 刊期: 2005- 05

  • ACE2--RAS代谢新通路在心血管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哺乳动物心血管活动调节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对RAS系统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研究和认识已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提供了相当有效的帮助.近来,一种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被发现,ACE2的新的代谢通路对RAS系统传统代谢通路可能有着负性调节作用,ACE2代谢通路的发现为RAS系统的研究、认识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

    作者:邵颖;陆利民 刊期: 2005- 05

  • 扩张型心肌病免疫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自身免疫为扩张型心肌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中,体液自身免疫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一系列的自身抗体参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细胞毒性作用也参与了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针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可采用免疫吸附、血浆置换、免疫抑制治疗.......

    作者:马国添;谢秀梅 刊期: 2005- 05

  • 高血压病的时间治疗学

    人体血压的昼夜节律现象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血压病是尤为如此.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时间用药对血压的昼夜节律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根据其血压节律特征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艺芳;刘坤申 刊期: 2005- 05

  • 黏附分子和动脉粥样硬化

    近年来研究发现黏附分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循环血液中可溶性黏附分子的水平与疾病的活动程度和斑块的稳定性有关.抑制黏附分子及其介导的黏附作用可望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王利民;蔡生业;姚成芳 刊期: 2005- 05

  • PPARγ调控EPCs移植术对心血管重建的作用

    近的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s)有助于心血管损伤如心肌梗死(MI)、动脉粥样硬化(AS)、缺血性心脏病(IHD)、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等后的成体新生血管形成和心血管重建.EPCs移植输入可以增加血管形成及心肌细胞再生.在几种实验动物模型中EPCs可促进外周血管或心肌缺血后的血管形成和毛细血管密度及心肌修复.并且,MI后移植EPCs增强心脏功能.这表明祖细胞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改进治疗这......

    作者:丁月霞;刘世明 刊期: 2005- 05

  • 血清新蝶呤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心血管系统急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对该病的治疗和预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认为,免疫系统激活在ACS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新蝶呤作为一种细胞介导免疫激活的敏感标志物,其血清水平升高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谢荣盛;富路 刊期: 2005- 05

  • B型钠尿肽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研究进展

    B型钠尿肽主要生理作用是扩血管、利尿、利钠及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很多研究表明血B型钠尿肽与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关系密切,可作为一客观血生化指标评估高血压的危险度.在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俊芳;黄朝阳;朱建华 刊期: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