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肿瘤坏死因子在心力衰竭过程中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能产生多种生物效应,如免疫刺激、调节机体的抗菌作用、蛋白激酶C的激活和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生长的基因表达的激活[1]。Levine等[2]在1990年第一次报道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循环中TNF-α水平升高,之后,人们对TNF-α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煜;吾柏铭 刊期: 2001- 03

  • 左室肥厚的研究近况

    左室肥厚(LVH)是指左心室的重量增加。由于出生后不久人心肌细胞就失去分裂的能力,所以成人心肌细胞只能以肥厚来适应负荷的增加。虽然左室肥厚初期是对心脏负荷增加的适应性改变,以平衡心肌应激的增加,但长期的负荷应激终至适应不良性肥厚。左室肥厚是猝死、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1]。......

    作者:梁黔生;郑智 刊期: 2001- 03

  • 细胞凋亡与心律失常

    1细胞凋亡概述凋亡是生物体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为染色质的浓缩、边集,核碎裂,胞膜保持完整性,无胞浆外漏,由局部吞噬细胞甚至相邻细胞将之吞入形成凋亡小体。凋亡是一非炎症反应过程,有别于另一种细胞死亡形式——坏死[1]。凋亡的发生是由凋亡刺激因子通过信号传导系统激活凋亡的诱导/抑制基因,面对其进行调控[2-4]。......

    作者:张弢;黄德嘉 刊期: 2001- 03

  • 药物对慢性心衰长期存活率的影响及应用原则

    由左室收缩功能受损引起的慢性心衰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美国共有近五百万慢性心衰患者,而且每年增加40~70万新患者,每年用于心衰的直接支出为200~400亿美元[1]。在我国虽然缺乏详细资料,但情况类似。近年来对慢性心衰药物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方向从既往只重视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转为能否改变病人的长期预后和减少再住院率,研究的结论与既往理论有较大差异,是转变慢性心衰临床处理思维的重要进展。......

    作者:徐泽昌;崔吉君 刊期: 2001- 03

  • 胰岛素及IGF系统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糖尿病患者罹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和心血管病发生率均在与日俱增,同样,糖尿病在冠脉成形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率也明显增加[1],其中的机理尚不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作用目前再次受到关注。......

    作者:王旭开;何作云 刊期: 2001- 03

  • 一氧化氮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血液和血管壁、血管壁各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AS的发生过程中涉及血液和血管壁的众多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O)是这些细胞分泌的信息传递物质之一,免疫组化研究表明[1-3],一氧化氮合酶(NOS)信使核糖核酸(mRNA)广泛分布于心血管系统中,它在相当短的时间即可被Ca2+激活,并产生少量的NO[4]。应用NO的抑制剂L-硝基-精......

    作者:郭国庆;查彩慧;沈伟哉 刊期: 2001- 03

  • 肥厚型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指在无明显阻力及容量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心肌发生肥厚,临床表现为晕厥、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猝死。......

    作者:李昭晖;马爱群 刊期: 2001- 03

  • 细胞连接通讯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临床心血管病的重要发展原因,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各种因素和细胞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致病机制的中心环节。......

    作者:粱玉佳;曾智 刊期: 2001- 03

  • 心肌血管新生的基因治疗

    尽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取得了很大进步,并广泛开展了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术,但仍有许多冠心病患者未能获得有效治疗。为了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的热门,用基因转移技术促进缺血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也将成为一种极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强;陈运贞 刊期: 2001- 03

  • 大剂量静脉推注二硝酸异山梨醇治疗严重肺水肿比双电平正压气道通气加常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以前的研究证明,大剂量静脉推注二硝酸异山梨醇(ISDN)治疗严重肺水肿疗效优于常规静滴ISDN,近来报道双电平正压气道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ventilation,BiPAP)对严重肺水肿有益,故作者对比了大剂量静脉推注ISDN与双电平正压气道通气加常规治疗抢救肺水肿的安全性和疗效。连续住院的严重肺水肿病人40例,均有肺水肿的症状和体征,血氧饱和度96%或收缩压2次/......

    作者:苏哲坦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