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心血管病学专业性医学杂志,也是介绍国内和国外心血病学及有关学科最新进展的学术刊物。本刊宗旨是为发展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服务,不断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术水平,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为临床医师服务放在首位,并为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研、科学和医学院师生服务。有综述、译文(节译、文摘)讲座、述评、编译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及防治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参考,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尤为适宜。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成都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393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187/R
邮发代号: 62-165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228.00
杂志荣誉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
- 主管单位:成都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3934
- 国内刊号:51-1187/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常规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影响的比较研究:卡托普利预防方案(CAPPP)随机试验
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发布的治疗高血压病指南均提议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利尿剂、β-阻滞剂一起归类为第一线治疗药.但近的研究却未推荐ACEI为首选治疗,这主要因尚无对高血压病人的前瞻性和随机性研究来证明ACEI确可降低心血管病病残率和死亡率.CAPPP被设计为前瞻性干预试验来比较ACEI和常规方案(利尿剂或β-阻滞剂)对心血管病残率和死亡率的有利影响.......
作者:杨长卫 刊期: 2000- 02
-
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尽管电复律对于24~48小时以内的持续性房颤疗效显著,但对于长时间的持续性房颤的转复疗效不明显.以前的研究显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能对这些病人有效,但仅用于其他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房颤,且无安慰剂对照,因此价值有限.本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单盲的研究,探讨胺碘酮转复持续性房颤(>48小时)的疗效.......
作者:张长城 刊期: 2000- 02
-
预测下壁急性心肌梗死阻塞冠脉的心电图标准
作者对首次诊断为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常规心电图aVL导联的QRS波形态进行研究,根据aVL导联的QRS波形态,探讨预测下壁AMI时阻塞冠脉的心电图标准.......
作者:陈清江 刊期: 2000- 02
-
Spironolactone联合其它治疗心衰药物可减低死亡率
近科研显示,在治疗心衰时增加保钾利尿药Spironolactone能明显降低心衰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鲍冬田 刊期: 2000- 02
-
β阻滞剂、钙拮抗剂及硝酸盐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对比试验的Meta分析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的长期药物治疗,一般应用β阻滞剂、钙拮抗剂及长效硝酸盐以及它们的联合用药,但对一线药物的选择仍存争议.本研究直接对比上述三种药物的相对疗效及安全性,并对上述试验进行Meta分析(荟萃分析).......
作者:邓万俊 刊期: 2000- 02
-
血管内超声对PTCA术后及定向冠脉内斑块旋切术后早晚期血管面积与新生内膜增生关系的评价
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脉介入术(PTCA及冠脉内斑块旋切术)后研究已表明:血管面积在术后早期(1个月内)增加,晚期(1-6个月)减少,而斑块面积在术后持续增加.本文目的是通过IVUS研究上述变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程颜苓 刊期: 2000- 02
-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HMGCOA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除了其降低血脂的作用外,还有抗炎的特性,因此它们可能会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一种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该作者探索其在血脂增高的冠心病中的这一可能性.......
作者:师泽宏 刊期: 2000- 02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挑战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已向内科医师、心脏病专业医师、急诊科医师以及全科医师提出挑战.全科医师应在胸部不适的患者中识别ACS并决定是否住院.心脏病专业医师及有关专业工作者给予初的和相继的药物治疗并选择病人作立即早期的或择期的血管重建,包括经皮球囊扩张(PTCA)和支架置入,或冠脉旁路移植.掌握系统的治疗手段可指导医师适应这一挑战(见表).......
作者:赵海芹 刊期: 2000- 02
-
与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有关的慢性咳嗽:Framingham heart study
炎症在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反应的若干成份如单核细胞,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在粥样病灶中及其周围均有发现.而且这些炎性因子的出现一般而言反映了疾病的严重性.另外,炎症的系统标志物也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提示慢性炎症可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在许多研究中细菌和病毒感染被认为是危险因子.许多研究者亦报道了冠心病危险性增加与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及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关.然而,......
作者:邓英姿 刊期: 2000- 02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胸痛--发病率及病理生理学分析
近年来有许多新的冠脉介入治疗设备应用于临床,许多研究者已作这些治疗设备的作用机制,技术特点及局限性作了研究,并证明冠脉支架置入术的短期及长期疗效都优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虽有报告分析PTCA术后胸痛,但介入治疗后胸痛发病率及病因分析报告甚少.介入治疗后胸痛可能是良性过程,但部分患者胸痛是亚急性血栓形成而需要尽快处理,故弄清胸痛原因并建立正确诊断十分重要;另外,冠脉介入治疗后胸痛患者......
作者:罗俊 刊期: 2000- 02
动态资讯
- 1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 2 大气中微粒污染加重与触发心肌梗死间的关系
- 3 035 终末期肾脏病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左心室几何形状图
- 4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机制研究现状
- 5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 6 AHA科学报告书:人与试验动物血压测量的建议第1部分:人的血压测量(下)
- 7 瘦素抵抗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8 他汀类药物抗心肌细胞凋亡机制
- 9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微循环灌注及其检测手段
- 10 心房颤动与白细胞介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1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心脏性猝死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 12 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学防治进展
- 13 C反应蛋白水平预测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相关分析
- 14 解读H型高血压
- 15 甲状腺疾病伴发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 16 2014心肺复苏药物进展:循证医学证据
- 17 口服Xa因子抑制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级预防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18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 19 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力衰竭
- 20 瘦素与冠心病